第0098章:数日之赋,堪比足年,动心否?(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欧阳修胸膛一挺。

“若我大宋官员都能舍下身份,学齐州招商之策,臣觉得天下不但不会乱,反而会使得我大宋兴盛可期!”

……

“够了!”赵祯揉了揉脑袋,“士大夫自有士大夫官员的担当和尊荣,此事待苏景明与茂则递上奏疏,讲明情况,再议吧!”

朝会后。

欧阳修意犹未尽,当即撰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官仆论》。

其核心为:官,民之仆也。

士大夫官员为百姓利益而丢失名声气节,乃是公而忘私,舍生取义之举。

而若因名声气节损百姓利益,则是因私废公,小人行径。

此“官仆论”并非欧阳修首创,柳宗元便曾称官员应为百姓公仆,即:吏者人役也。

但此理论并未得到大范围传播。

欧阳修文采盖世,《官仆论》一出,便引得民间百姓传抄诵读。

对此文,百姓看后自然欣喜雀跃。

但很多官员看后,却认为欧阳修乃是为博虚名所作。

士大夫乃是治民者,怎能为民当牛做马!

汴京城内,讨论得热火朝天。

由于王安石与司马光所做之事前所未有,引起的争议极大。

而此刻。

苏良的奏疏呈递到了赵祯的手中。

苏良不用想就能猜出朝堂上的官员会争论什么。

他知无论如何辩驳都无用。

特别像王拱辰那类人。

就算苏良说十五的月亮是圆的,他都会反驳道难道太阳就不圆吗?

争辩无用。

于是,苏良直接上数据。

苏良在奏疏内,直接建议全宋施行‘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驿馆’的招商之策。

各州主官,各显本领,为本地商贸聚势。

然后,苏良没有讲任何大道理。

他推算了此招商之策,到底能够为朝廷带来多少税收。

“数日之赋,堪比足年。”

当赵祯看到这八个字时,眼睛瞬间亮了。

这一刻。

所谓的士大夫的尊荣、骨气都不重要了。

如今的国库,几近入不敷出,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最缺乏的便是这种能够赚钱的策略。

当即,赵祯将此奏疏分发到了两府三司等各个衙门,他想要看一看众臣的反应。

今天就更新这些吧,实在写不动了,还欠大家5000字,会在每日八千字的基础上补齐,感谢诸位的支持,首订还不错,我会好好写下去的,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