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3章:放榜日,先贴罪状,再贴金榜(2 / 3)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黄昏时分。

汴京城的各個衙门,尽皆知晓了赵祯下达三连降诏书的缘由。

有人甚是惊诧,没想到杨日严竟然如此擅于伪装。

也有人忐忑不安,因为他与杨日严走的很近。

更有人,因赵祯欲判杨日严死刑而上奏,再言祖宗之法。

苏良听到此消息后。

一方面惊诧于杨日严竟然犯下如此重罪,另一方面则是没想到赵祯能说出判杨日严死刑这句话。

苏良甚是兴奋。

当即呈递奏疏,支持判处杨日严死罪。

他很清楚。

大宋变法失败的内在原因,便是祖宗之法的干预。

而今若能在固若金汤的祖宗之法上捅出一个窟窿,对大宋绝对是有利的。

祖宗之法,意在维护皇权统治,社稷安定。

苏良并不是都排斥。

他排斥的是文官们借助祖宗之法,让自己的地位达到了一个甚至可压制皇权和法理的高度。

这对大宋的伤害是致命的。

若凡事都从士大夫官员的利益去考虑问题,大宋只会越来越弱,越来越怂。

与此同时,苏良还撰写了一条他认为甚是绝妙的建议。

……

随即,民间百姓也知晓了此事。

百姓们的发泄形式只能是痛骂杨日严。

一些曾被杨日严迫害过的百姓也都纷纷向官府举报。

一时间,杨日严的劣迹又增加了数件。

随着皇城司掌握的人证物证越来越多,杨日严也开始坦白,自诉罪行。

案件最多三五日便能完全查个水落石出。

……

垂拱殿内。

赵祯翻阅着奏疏,越阅越生气。

朝堂臣子全都在反对处杨日严死刑,各个都在以祖宗之法压制皇权。

就连那种耍个小聪明、找个小借口,称杨日严已不是官身完全可以杀的奏疏都没有。

就在这时。

赵祯看到了苏良的奏疏。

其打开一看,不由得露出灿烂的笑容。

“知朕者,苏景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