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2章:阴险的夏竦,掘坟之策(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吓得那女子连哭带叫。

夏竦面露狰狞,咬牙切齿地说道:“即使他死了,老夫也要他遭受一番屈辱!”

夏竦看向管家。

“立即告知那边,伪造出一封石介写给孔直温的书信,就称石介诈死,本人已去辽国搬救兵了,意图与青州的富弼里应外合谋反!”

夏竦这招可谓甚是毒辣。

富弼与石介本就被污有造反之嫌,而今石介的学生孔直温更是有了造反之实。

此书信一旦呈至朝廷,赵祯即使不信,也难免会生出怀疑。

而若要证明石介清白,唯有开棺验尸。

石介虽官职不高,但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死后若被掘坟,那可谓是莫大的羞辱,其子孙后代都将抬不起头来。

“夏公,我这就去办!”

那管家正欲离去,夏竦又摆了摆手。

“慢着!”

“此信不要那么快发到汴京,待那些整日骂老夫是奸臣的人哀悼过石介后,再报给朝廷!”

那管家一愣,旋即明白了,忍不住称赞道:“夏公,您真高明!”

石介身死。

杜衍、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必会哀悼。

而在他们哀悼后,石介与学生孔直温和富弼密谋造反的消息传到汴京城。

到那时,谁与石介表现的亲密,谁就有可能涉嫌谋反。

夏竦也知凭借这样一封书信可能整不倒范仲淹等一群人。

但若是可以使得他的大仇敌石介被掘坟,再能恶心一番他的那些政敌们。

他就非常乐意了。

论阴谋诡计,大宋士大夫官员中,夏竦绝对是大宗师级别的人物。

一招“污人谋逆”,玩得风生水起。

……

很快,石介猝然离世的噩耗传入了汴京城。

终年四十一岁。

盛年去世,实属不幸。

石介这短暂的一生,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弘扬儒学。

可称为太学的集大成者。

他曾在南京提举应天府书院,又在泰山之麓创建泰山学院,还担任国子监直讲。

其学生甚多,几乎遍布天下。

一时间。

汴京各个书铺,石介所著的《徂徕集》被抢购一空。

书生学子们纷纷写诗写文悼念。

国子监的先生们也纷纷在石介曾讲过课的房间进行悼念。

欧阳修知其早亡后,痛哭流涕,哀呼当世少了一位真性情的大儒。

苏良也不由得有些伤感。

石介性直,虽在仕途上一直不顺,但在儒学上的功绩却是有目共睹的。

苏良在入仕前,也读过石介的《徂徕集》。

得知后者去世,他便也买了一套《徂徕集》,以作纪念。

很快。

又有消息传出:称石介乃是抑郁而终。

而害死他的罪魁祸首,便是夏竦、贾昌朝为首的保守派。

夏竦不在京。

书生学子们便将怒火对准了枢密使贾昌朝。

贾昌朝一脸无奈,根本无法辩解,只能称病在家,盼着这一波舆论攻击尽快结束。

而汴京城的勾栏瓦舍,也因石介的去世,冷清了几分。

书生士子们都去读《徂徕集》了。

……

注:依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石介确实死于庆历五年七月,然孔直温造反发生十月份左右,为保证故事的连贯性(或苏良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不再严格按照历史轴线,便将此事集中呈现了,望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