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4章:勤勉,可强宋乎?可灭夏辽乎?(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苏良有些哭笑不得。

周元日日都是深夜方归,五更即来。

苏良特别想提醒他一句,这样干下去容易英年早逝的。

但一看到周元身旁悬挂着的那個写着“勤能补拙”的条幅,顿时又忍了下来。

周元如此勤勉,其实与苏良也有关系。

他太优秀了!

苏良知晓包拯的本意是好的。

但他深知,靠勤勉强不了宋。

最后,他决定保持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

大宋官员的假期确实很丰富。

每月有三天旬休,雷打不动。

大节日放假七日,重要节日放假三日,小节日放假一日。

加起来大概有一百一十多天的假期。

此外,每三年还有一个月的探亲假,还有婚假、生育假等。

自五月到八月,由于天气炎热,工作量近乎减半,而俸禄却分毫不少。

这也是很多人拼了命读书,读到胡子白了都要当官的缘由。

考公,确实香。

令苏良意想不到的是,除了周元上奏附议包拯的请求外,还有二十余名官员要求缩减假日。

并且有官员称,如今西夏、辽国与大宋已无战争,正是大宋图强的大好时机。

只要足够勤勉,便能够免受西夏与辽国欺负。

这个理由,苏良用膝盖去想,都不相信。

有这个时间,他还不如去陪陪妻子,想着如何造孩子呢!

赵祯也是勤勉之主。

正所谓: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他见到如此多的臣子申诉,不由得甚是欣慰,当即褒奖了这些人。

随后让负责指定节假日的祠部,将元日,元宵、寒食、天庆、冬至五个大节的七日假改成了五日假。

相当于减少了十日假期。

一些衙门的小节日假也随之取消。

这种事情,谁反对谁就是怠惰慵懒,反对者们也只能无奈接受。

……

黄昏时分,放衙后。

苏良从御史台走出,刚走到门外,就看到一名吏员与老洪走在前面。

那名吏员问道:“老洪,你觉得,勤勉,可强宋乎?可灭夏辽乎?”

老洪抿嘴一笑,道:“嘿,老母猪撵兔子,精神可嘉呗!就是让官家看着高兴!”

“哈哈哈哈……”二人忍不住都笑出声来。

苏良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二人可是老吏员了。

对台院中谁喜欢摸鱼,谁喜欢做表面文章,再清楚不过了。

除了包拯、周元等少数官员,大部分官员做的都是面子活儿。

只是自欺欺人,图着高官厚禄罢了。

大宋若不改变机制,靠着勤勉富强,恐怕问题会越来越大。

不过,此举动还是有一些好处。

至少让各个衙门的风气焕然一新,有人是真勤勉起来了。

五月底。

在宋夏和议中立功的庞籍回到汴京,被擢升为枢密副使。

外出监察的殿中侍御史刘湜也回到了御史台。

苏良从赵祯的官员任用上看出,这位官家心里还是想着让朝堂有一些革新气象的。

但因前期的新政失败,顾虑过多,又始终迈不开大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