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变法科举考试(3 / 3)

作品:《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不错!当年姜子牙年过七十,直钩钓鱼,最终引来了西伯侯姬昌的欣赏,最后老年得志成就一番大业!”杨畏傲然道。

其他官员也纷纷点头,纷纷列举不少年老得志的例子。

范正解释道:“姜子牙之例乃是因为当年并无科举考试,如今我大宋依文治国,科举乃是历朝历代选材最为公正,如果姜子牙在我大宋,定然不会再让如此大才流落民间。”

赵煦不由面露得意,对于大宋的科举乃是当世最为公正,这一点让他也颇为自得。

“至于其他老年得志的例子的确发生,然而目前我大宋推行官员六十岁退休,唐朝年龄最大的状元尹枢,其中状元之时已经七十岁,如果发生在我朝,前脚授官,后脚退休,又有何意义!”范正言辞毒辣道。

“呃!”

顿时赵煦无言以对,

其他百官也是默然,按照大宋的福利,官员六十岁退休,如果不限制官员科举的年龄,最后还真的有可能发生范正所说的情况。

“既然是童生,那就限制在二十岁,二十岁还未考中秀才,那就让其无需再考!”范正直接道。

“童生!”

百官嘴角一抽,如此一来,科举考试恐怕再无出现头发花白的老童生了。

然而百官也无法反驳,毕竟童生顾名思义本就是年轻的学员,如果二十岁还没有考中秀才,其日后想要中进士的机会微乎其微。

童生限制在二十岁,科举考试限制在三十五岁,也就说只有十五年的科举考试时间。

“只有十五年科举考试时间,按照三年一届,也不过五届罢了,只有五次机会,那是不是太过于苛刻!”章惇反对道。

范正摇头道:“我大宋科举并非五次机会,朝中的恩科不断,几乎平均每三年就有两次科举,既然如此,那干脆一点,每年一次科举,十五次机会,正好和原本一个人一生能够参加的科举考试时间一样,如此一来,其一生的科举机会并未减少,哪怕是到了三十五岁还未能考上,还能有当夫子这条路可以走!不至于为了科举空耗一生的光阴。”

科举考试固然收益极大,然而落榜者的代价也是极大,很多人空耗一生,最终也不过是黄粱一梦,三十五岁之前提前止损,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一年一次科举?”

百官不由一顿,不禁若有所思,如果直接让天下举人三十五岁限制科举,定然会引起群起激愤。

如果按照范正所言,让天下举人的科举考试次数不变,定然可以平息举子的愤怒,还能趁机解决落榜举人的生计,顺便解决全城教育缺少夫子的难题。

“可是如今已经超龄的秀才举人又该如何安抚!”吕大防最终心动,如今最大的难题就是已经超龄的举人,他们是损失最大的。

范正抬头将目光投向赵煦道:“那就只有一个方法,恩科!”

“恩科!”

赵煦心中一动,知道这是最好的方法,想要让超龄的秀才和举人满意,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让其再参加一次科举考试,中举者为官,落榜者当夫子,也算是有了生计着落。

“诸位爱卿认为此方如何?”赵煦环视百官问道。

百官的目光顿时集中在吕大防身上,如今吕大防想要推广全城义务教育,让秀才和举人当夫子,此方恐怕是唯一的方法。

吕大防一咬牙道:“为了圣人之道惠及万民,老夫宁愿做这个恶人!”

他知道哪怕是范正的邪方已经尽可能的惠及所有人,依旧会有人对此不满,这个若是想要得到让万民皆受圣人之道的盛誉,那就必须当限制科举考试年龄的恶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