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帘听政之祸(3 / 4)

作品:《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西夏国相梁乙逋被杀!”

当这个消息传回大宋的时候,朝堂百官都不由一叹。

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并没有意外,范正很久以前就已经预料到梁家必反,果然一语成谶。

“可惜,梁乙逋志大才疏,不愿听从范太丞的良方,这才落得身死族灭。”赵煦感慨道。

“否则,西夏分国,大宋西北之患将不药而愈。”范正遗憾道。

如果西夏分裂成梁国和夏国,大宋扶持梁国对抗西夏,那西夏实力大减,又有梁国这个世仇,将再也无力骚扰大宋。

吕大防道:“虽然梁乙逋未造成西夏内乱,然而失去了梁家,恐怕小梁太后在西夏根基大损,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挑起宋夏边患。”

苏颂微微点头,无论如何西夏内部发生暴乱,方可对大宋有利。

章惇却心中一动道:“启禀官家,臣认为西夏内乱足以让大宋惊醒,这一切的动乱之源就在于母党专权,太后垂帘听政,帝王传承之序紊乱,大宋应当引以为戒。”

章惇话音一落,顿时满朝百官为之一寂。

何止是西夏有垂帘听政之祸,大宋同样也有传承秩序紊乱,当初高太后垂帘听政把持大却,而赵煦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却拒不还权。

章惇之言可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据说后宫中的高太后哪怕是诸病缠身,却依旧对夺权之事耿耿于怀。

范正心中一动道:“陛下可将西夏外戚梁乙逋叛乱之事登于邸报,斥责西夏两任帝王外戚专权,牝鸡司晨,以至于宋夏不停交恶,大宋作为宗主国,理应拨乱反正,敦促小梁太后立即还权给西夏少帝,大宋可以恢复两国正常往来。”

章惇赞同道:“范太丞所言甚是,小梁太后宁愿自毁长城,诛杀梁氏也不愿意放权,自然不会还权给西夏少帝,如此一来,可以让小梁太后背负宋夏交恶的罪名。”

“准!”赵煦应允道。

当下,大宋邸报不惜篇幅,详细介绍西夏国内母党专权,梁氏一门两后之事,并直接将梁乙逋叛乱之事,归结于太后垂帘听政,帝王传承失序的恶果。

“一门两后,西夏梁氏竟然如此权势滔天?”

邸报一出,立即在大宋引起了哄动,人人议论纷纷,任谁都看得出来,西夏的体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听说梁家为了把控朝政,梁太后去世之后,梁家依旧把持大权不放,最终让惠帝忧愤而亡。”

“什么忧愤而亡,依我看,恐怕是被杀身亡吧!”

……………………

西夏毕竟是大宋世仇,对于西夏的丑闻顿时让大宋百姓幸灾乐祸。

“幸亏当初官家成功亲政,否则现在恐怕还是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哪里会有我大宋今日的局面。”一个开封百姓心有余悸道。

对比西夏太后垂帘听政的恶果,在比较大宋,赵煦在范正的协助下成功亲政,先是废除了岁币,三次平夏城之战击败了西夏,国内变法如火如荼,皇家银行万万贯的钱财,大宋从来没有如此眼眉吐气。

大宋皇宫,高太后寝宫!

曾经高太后寝宫乃是后宫中的中心,而如今随着高太后失去了权力,整个太皇太后寝宫也渐渐落寞起来。

不过赵煦并没有对高太后严苛,该有的待遇应有尽有,甚至就连朝廷的邸报也都定期送到高太后的面前。

一方面是担忧高太后在后宫中寂寞,一方面,赵煦同样是想让高太后看到他的所作所为,看着大宋一步步的强大,以此来证明他当年的行为并没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