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莫须有之罪(3 / 4)

作品:《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这一次,就连赵煦也倾向文官,毕竟宋朝立国百年,一直奉行的重文轻武的国策。

就连苏颂也不由一叹,大宋历朝历代如此,他一人的力量也阻挡不了大势。

“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不过是自毁长城罢了!”

忽然一个声音响彻朝堂,彻底让满朝百官震动。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赫然是范正语出惊人。

“自毁长城?范太丞胆敢质疑大宋的立国之策,臣等弹劾范正狂妄之罪。”杨畏听到范正出声,顿时连连攻击道。

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乃是大宋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教训,从而制定的国策,再加上当年太祖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造反,自然对武将格外提防。

因此打压武将乃是大宋的政治正确,新旧两党见到范正为武将发声,当下联合攻击。

他们相信,帝王从心底对武将皆是堤防,或许可以借此让范正因此失去官家的信任。

范正昂然不惧道:“自古以来,秦汉之于匈奴,隋唐之于突厥,草原部落或许能够盛极一时,然而最终都会被中原王朝所击败,然而大宋之于辽夏却屡战屡败,这难道就没有重文轻武的因素么?”

朝堂上,顿时为之一寂,他们自然知道大宋武力孱弱,重文轻武有很大的原因,然而重文轻武一来是大宋国策,二来则是维护文官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承认。

“一派胡言!重文轻武、强干弱枝,乃是太祖太宗为了解决历代积弊想到的良策,岂容你诬蔑。”吕大防怒喝道。

“而如今大宋刚刚击败青塘,还有辽夏两个强敌虎视眈眈,飞鸟未尽,良弓先藏,这不是自毁长城又是什么?”范正反问道。

章惇冷声道:“抵御外敌固然重要,预防藩镇之祸同样是重中之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满朝公认。”

章惇虽然是变法派,然而其实属于文官,重文轻武关乎文官的利益,章惇自然站在文官这边。

范正冷笑道:“所以说今日之事,无关正义,不过是狄将军旧事重演罢了!”

“狄青!”

满朝百官不由郝然,他们对于大宋武曲星的遭遇心知肚明,狄青最终抑郁而终,和当年文官的排挤打压脱不了干系。

范正对着赵煦恭声道:“启禀官家,如果朝中不改变重文轻武的现状,别说是种朴,就是狄将军在世,恐怕也难以对抗辽夏,所谓的大迂回战略也不过是一纸空谈罢了!”

赵煦心中一震,心中对统一天下的渴望和对于大宋一直以来最核心的国策相互纠结。

“臣等请官家治范正妖言惑众之罪,以文制武乃是大宋国策,绝不能够更改,否则藩镇之祸必将重演,届时才是大宋的末日。”曾布郑重道。

这一次,几乎所有的百官都集体弹劾范正,无他,唐末藩镇之祸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所有文人为之胆寒。

而且大宋虽弱,进攻不足,防守却有余,再加上地大物博,自然不相信辽夏能够灭掉大宋,相反,手握武器能够造反的武将才是大宋需要防备的重点。

“哎!”

苏颂也不由一叹,在这一点上,他也无法赞同范正。

见到百官集体反对,赵煦心中的天平慢慢的转向以文御武,不由歉意的看向范正。

范正见状,当下冷笑道:“范某的意思并非废除以文制武,而是既然以文制武出现了偌大的问题,那就如同人体出现了疾病一般,只需医治即可,却没有想到满朝诸公竟然讳病忌医?”

“我等讳病忌医?”

百官哗然,一个个皱眉的看着范正。

他们自然知道以文制武让大宋武力孱弱,然而相比于藩镇之祸的危害,牺牲这点武力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