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雪健,又有剧组找你了(1 / 4)

作品:《1990:从鲍家街开始

周彦也没有着急问太多问题,而是跟他们聊一些简单的话题。

相较于李海宁,夏国保的警惕性要低很多,聊着聊着,就把他们的信息跟周彦说了。

通过夏国保的诉说,周彦也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情况。

两人都是来自鲁省,因为父母来燕京打工,他们就跟过来了。

而他们说的那个春生中学,其实是他们的一个老乡办的学校,这个学校只收民工子弟。

学费不贵,但是经营也很差,现在除了一个校长,老师都已经辞职了,所以才有了放假这事。

周彦甚至怀疑,这個学校的经营是否合规。

学生们没学上,又不好在家待着,很多都出去找工作了,他们俩机缘巧合碰到了那个崔老板,因为唱歌还可以,就成了合唱团的固定成员。

不过崔老板对外宣称,他们是央音附中的学生。

因为李海宁唱的很不错,确实能把不少学生家长给唬住。

听夏国保的意思,虽然遇到了崔老板这个骗子,但他们比其他同学运气要好点,因为其他同学基本上都是去一些餐馆当杂工,每天从早忙到晚最多也就一两块的工钱,而他们唱一场就能拿二十块钱。

如果每周能够多唱几场,甚至拿到的工资跟他们父母差不多。而且在合唱团唱歌,不像在餐厅打工那样辛苦。

大体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周彦开口说道,“如果学校没有复课,以后每天就到这里来,我让人教你们唱歌,如果你们学会一首歌,我给你们二十块钱。”

“我们学唱歌,你给我们钱?”李海宁一脸惊讶,“我们不要上台表演么?”

周彦摇摇头,“你们的水平暂时还达不到上台表演的标准。”

听到这话,李海宁有些不服气,不过他没有反驳,而是关心起薪资,“是一个人二十块钱,还是我们两个人加起来二十块钱?”

“一个人二十。”

“能提前结么?”李海宁怕周彦跟崔老板一样,不给他们工资。

周彦摇摇头,“学会一首给一首的钱,你也可以选择不干。”

听到周彦这么说,李海宁咬咬牙,“没问题,我们干了。”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周彦又看向夏国保,“伱呢?”

夏国保看了一眼李海宁,说道,“我听海宁的。”

周彦点点头,“今天你们可以回去了,教学从明天开始。”

两个孩子相互看了一眼,然后起身准备走。

当他们走到门口的时候,周彦又说道,“提醒你们一件事情,工作室这边是中午跟晚上是管饭的,如果你们想吃午饭的话,我建议你们上午就过来。”

听到工作室还管饭,两个孩子眼睛都亮了起来。

原本李海宁心里还有点犹豫,但是听到管饭之后,就下决心一定要来,就算他们拿不到工钱,只要有饭吃,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他们那么多同学会选择去餐馆打工,就是因为餐馆是管饭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就算没有工钱,只要管饭,都能给家里面减轻压力。

等到李海宁跟夏国保走后,周彦又给后勤打了个电话。

“明天中午跟晚上的工作餐,我这边报三个人。”

“老板,是有客人要来么?餐标要不要提高规格?”

“不用,照常就行。”

“明白了。”

跟后勤通过电话,周彦又去了趟大录音棚。

方秀正在给乐团成员们开会,见到周彦来了,立马跑到周彦面前,“师兄,有事么?”

“声乐歌剧系那边你熟不熟悉?”周彦问道。

“还行,怎么了?”

“给我找几个专业能力不错的同学过来。”

“我们后面的曲目要加人声么,还是要新建声乐团?”

“不是,想让他们来教几个孩子。”

“多大的孩子啊?”

“十二三岁吧。”

“有男女限制不?”

“没有,最好有教学能力,而且时间多的。”

“那没问题,什么时候让他们过来?”

“明天上午。”

“好的。”

……

第二天上午,周彦到工作室的时候,前台小李跟他说,“老板,昨天那两个小朋友来了,我安排他们在休息室等您。”

“他们什么时候来的?”

“我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小李是八点半上班,平常都会提前一点到,说明李海宁跟夏国保来的很早。

“行,我知道了。”

周彦点点头,去了休息室。

看到周彦,李海宁跟夏国保连忙站起来。

周彦开玩笑道,“你们来这么早,这边可没有早餐供应。”

“没关系,我们不要吃早饭。”

李海宁他们来这么早,并不是为了早饭,而是因为他们想要快点学习唱歌。

早点唱会一首歌,就能早点拿到钱。

“你们先坐一会儿,如果觉得无聊,书架上有书,可以看看,过会儿我再来找你们。”

“好的。”

等到周彦走后,李海宁走到书架边上,随手取下一本书翻了翻。

休息室的书架上并没有多少书,一部分是各类,还有一部分是跟音乐相关的专业书籍。

李海宁正好拿了一本《我与地坛》,看了两段之后,他就看不下去了,又把书放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