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你好,我找周产(1 / 5)

作品:《1990:从鲍家街开始

听到陈恺歌羡慕的语气,徐风便笑了起来,她就知道会是这样,陈恺歌这家伙,有一颗闷骚文青的心。

之前徐风拿着剧本去找陈恺歌拍《霸王别姬》,陈恺歌一口就给徐风回绝了,因为他实在看不上李碧桦的原著。

编剧芦苇认为《霸王别姬》是一部二流,而陈恺歌并不同意,因为他认为这是一部三流。

陈恺歌还是想要改编传统文学,比如他的电影处女作《黄土地》就是改编自柯蓝的《深谷回声》,《孩子王》改编自阿城的同名,《边走边唱》改编自史铁笙的《命若琴弦》。

由此可见,他对传统文学的喜爱与执着。

其实改编传统文学作品,也是他们这代导演的主要创作方式,跟陈恺歌隐隐有些竞争关系的张一谋,也是如此,前有《红高粱》,后有《妻妾成群》,薅的都是传统作家的羊毛。

但是周彦倒好,不薅传统作家的羊毛,而是自己变成传统作家。

这路子,实在也太野了。

而且看完《树洞》之后,陈恺歌甚至有一种要把它改编成电影的冲动。

“徐总你让我看《树洞》,是要做什么?”陈恺歌问。

徐风笑道,“主要是我对内地的文学不太了解,你不是半个文学圈的人嘛,所以跟你讨教一下,这部写得怎么样。”

对于陈恺歌的顺毛驴性格,徐风实在太了解了,所以一句话就给他拿捏住了。

果然,一听徐风说自己是半个文学圈的人,陈恺歌高兴得不得了,他笑着说道,“我就是平时读的多一点,不像周彦这家伙,真是深藏不漏。《树洞》这篇写的没话说,风格非常成熟,我个人认为,这种风格,对国内一些研究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来说,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前几年马原他们这些先锋作家纠结该怎么写,却忽略了该写什么……”

侃着侃着,陈恺歌就又装上了,开始说一堆徐风没听过的名词,听得徐风云里雾里。

不过徐风至少听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陈恺歌看来,《树洞》在传统文学界也是一部佳作。

“说起魔幻现实主义,那就不得不提到……”

就在陈恺歌准备给徐风说一说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时候,徐风笑着说道,“恺歌,魔幻现实主义是什么,咱们以后见面再聊,现在我还有点事情,挂了啊。”

“呃,好……”

等到电话挂了之后,陈恺歌有些意犹未尽,这种侃侃而谈之时被打断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

他看着手里的《燕京文学》,还是有些恍惚,周彦怎么就能写出这样的呢?

要不是周彦现在人在香江,陈恺歌都想去跟周彦聊聊。

想到周彦,陈恺歌又想到周彦酒柜里面的酒,好像还有几瓶茅台?

等到周彦回来之后,一定要去跟他聊聊,顺便喝两杯。

……

这边徐风跟陈恺歌通过电话之后,又给周彦打了个电话,不过没人接,周彦应该是去剧组了。

徐风倒是可以联系张有安,让张有安去找周彦,不过她没有这样做。

一直等到晚上,徐风才再次给周彦打了个电话。

周彦这时刚刚吃完饭回来,接到徐风电话,周彦笑道,“风姐已经看完《树洞》了?”

“嗯,上午就看完了,没想到伱小子有一手啊,我听说这《燕京文学》在国内的地位不算低,能在上面发表作品的都很厉害。”

“还行,还行,有时候也看编辑喜好。”

“故事非常好,你如果想要拍的话,我肯定是支持的……不过我还想听一听你的另一个故事,你说还在脑子里面,可以跟我大概说说么?”徐风说道。

“没问题。”周彦笑道,“前两天我还跟九妹他们说了这个故事。”

听周彦提到九妹,徐风笑道,“小九最近还好么,我好久没见到她,都有点想她了,要不你们回大陆的时候,在上沪这边玩一段时间,要不是我最近走不开,肯定也是要去香江的。”

“小九好着呢,她要知道去上沪玩,肯定很高兴。”

“那就说定了,回头我跟张有安说一声,你们机票定了之后,我就给你们安排好,到了上沪,剩下的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周彦笑了笑,徐风这话听起来俨然是把上沪当主场了,事实上,汤臣现在的主要业务就是在上沪,他们现在在上沪发展很好。

“行,那我们到时候在上沪见。”周彦笑着答应。

“好好好。”徐风连说了三个好,随后又切回了正题,“你还是给我说说另一个故事吧。”

周彦点点头,“嗯,其实这是一个鬼故事……”

跟之前给王祖贤他们讲故事不同,周彦给徐风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描述的更加具体,包括一些故事里面的细节也提到了,所以花费的时间也要更长一点。

大概过了一个半小时,周彦才终于讲完。

而电话那头,听完《灵异第六感》的故事之后,徐风沉默了好一会儿。

虽然知道《树洞》的文学价值更高,但说实话,还是《灵异第六感》更击中她,这个故事更加温馨,也更加特别。

特别是周彦说到小天跟母亲的那段对话,徐风非常感动,这种对亲情的描写也更加能够打动徐风。

如果把《树洞》跟《灵异第六感》两个故事交给徐风来选,她肯定是要选后者的。

而且从商业角度考虑,肯定是《灵异第六感》更好。

不过徐风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周彦的头上,她只是委婉地说道,“你要不要先把这个剧本给写出来?”

听到徐风这话,周彦就知道,她肯定是更加喜欢《灵异第六感》。其实这也容易理解,《树洞》这类作品,文艺性还是有点强,不像《灵异第六感》这样更能够直接地挑动观众情绪。

“当然没问题,我抽空写出来吧。”周彦说道。

“好好,我们不用急,你年轻,时间很多,如果你愿意,这两个故事我们都可以拍。”

周彦跟汤臣电影还有两部电影的片约,如果这两部都拍的话,正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