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超神级学霸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3章 懵逼树下你我他(2 / 2)

作品:《超神级学霸

也正是因为太过基础,杨-米尔斯理论本身只是提供一个精妙的模型,但它并不会直接告诉物理学界,强力和电弱力具体是怎样的。这就需要对该理论进行求解跟证明。

谁能证明出来,在学界的地位大概可以用当代牛顿来形容。

现在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对这个全球终极问题之一发起挑战,甚至是在这场公开的报告会上,直接阐述了自己的论点,这是需要勇气的。

因为一旦被证明报告会上的内容错漏百出,大概会迎来学界的百般嘲弄。

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当乔泽最后提出问题后,发布会现场那些压根没听懂半点内容的人们也在瞬间便原谅了自己。

“难怪我听不懂呢,原来是讲这玩意儿的!这场报告会的标题也太有欺骗性了吧?”

是的,这大概是许多人此时最真实的心声。

如果是想求证“质量间隙假设”的话,那么听不懂才是正常的。

人总是擅长自我安慰的。

……

台上,乔泽讲完了问题之后,默默的在主席台上站了一分钟,顺便扫视了一圈这个大型会场。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

不过当乔泽看到会场上大部分人开始窃窃私语,少部分人则坐在那里发呆,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毛。

他想到李建高曾经跟他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他真能把这个命题做成来,全世界能够在短时间内读懂他论文的人大概不超过二十个。

之前他还觉得李叔稍微有些夸张了。

但当他看到此刻台下众人的反应,大概确定了,李叔可能没太夸张。

毕竟他还远远没到能把这个命题证明的程度。

因为时间限制,今天报告会上所讲的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并没有涉及到太多过于复杂的证明过程。

即便这样,他也能感觉到能理解他数学思想的人可能不多,哪怕这里是华夏数学理论界公认最顶尖的学府。

心底微微有些失望。

他开始怀疑苏沐橙跟他说的一些话。

这里的人似乎并没他想象中那么——聪明。

如果连最基础的思路都不能快速理解并得到启发的话,很难想象能在深入研究中给出更有意义的建议跟提示。

一时间年轻的孩子有些意兴阑珊。

于是在会场的“嗡嗡”声中,乔泽直接转身默默的朝着喧闹的台下走去。

提问环节没必要了。

乔泽觉得没有质量的提问,会让一场严肃的报告会成为闹剧。他也懒得一再重复那些数学上的思路。

显然报告会的效率,甚至比不上通过邮件进行的学术探讨。

对于台下已经反应过来的众人而言,是有些莫名其妙的。

嗯……

人怎么就走了?接下来不回答问题了?

张洪才微微愣了愣,然后看了身边的王院士一眼,但看到身边王院士短暂错愕后,恢复平静的样子,便也只是在心底叹了口气,随后主动站了起来,开始鼓掌。

当张洪才做出这个动作,旁边的人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教授们纷纷站起来开始鼓掌。

带动着所有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开始鼓掌,哪怕许多人此时还处于茫然之中。

张洪才在心底叹了口气。

这大概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吧?就好像今天的报告会真的没有安排提问环节。

多少能留些脸面。

嗯,起码比昨天华清那场报告会要强多了。

……

“李教授,乔泽今天为什么又直接走了?”台下,已经跟着众人一起起身鼓掌的喻成功忍不住问了句身边的李建高。

乔泽这场报告会的内容,他依旧是没听懂的,依然不可能听懂。

不懂也意味着并不知道难度几何,无知者无畏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贬义,只是单纯描述了一个事实。

网络让喻成功了解了,质量间隙假设是个了不得命题。

但他毕竟不是做数学或者物理理论研究的,所以并不知道别说研究这个命题,想要真正读懂这个命题说的什么东西,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别提了解这个命题的难度了。

知道这个命题很难,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人云亦云。

大家都说难,那自然是难了。

但真要让人喻成功理解难度在哪里,同样是件难度颇高的事情。

李建高自然是明白的,甚至明白到对这个命题望而生畏的程度。

就比如他走进数学的殿堂开始,都从没想过要跟这个命题有任何接触。

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认知。

所以听到了喻成功的问题时,李建高沉默片刻后,给出了一个非常诚恳的答案:“这大概就是曲高和寡吧。”

“哈哈,喻主任,李叔这人很腼腆的。其实你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啊,因为他是乔泽嘛。”旁边的苏沐橙听到了两人的对话,颇为骄傲的说道。

“嗯,嗯,你说的对。”喻成功连连点头。

虽然这个答案唯心了些,但真的很好理解。

因为他是乔泽。

……

数学上有很多假设,有意思的是,物理学上也有。

很多假设如果经过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变成了猜想。

很难说哪种猜想更为高贵,但如果经过了无数的验证,却无法被证明的猜想自然而然便成了人类科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人类的科学体系就是这样不断总结的过程。

自然而然的,今天的这场报告会给了到场所有人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果再加上昨天乔泽在华清那场报告会已经推动的声势,这场在燕北大学的报告会自然也受到了更多场外的关注。

唯一可惜的是,这场校内报告会本就是半开放性质,并不像数学家大会那样,会有视频直播或者录播,让任何对该命题有兴趣的学者都能通过官方渠道下载视频,并了解数学家的思想。

但对于这场报告会还是勾起了诸多华清学子的好奇心。

尤其是昨天双方可是展开论战的。

“听说了吗?今天乔泽在燕北大学的报告会,直接省略了问答过程。”

“哈哈,这么说的话,对面也被狠狠上了一课吧?”

“哎,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这次乔泽在燕北大学的报告会据说讲的是解决质量间隙假设的前置问题。”

“质量间隙假设?看报告会的标题不是关于非阿贝尔交换群跟黎曼空间对应关系的讨论吗?怎么上升到质量间隙假设这块去了?夸张了吧?”

“真的,刚刚我们学校的导师发了个朋友圈,专门感慨了,截图都已经在研究生那边传遍了。说是乔神可能已经找到了解决质量间隙假设的钥匙。你们是不知道,听说发布会现场一众教授都懵逼了。对了,据说今天的报告会好几位院士都亲自到场了,而且没人反驳乔泽的结论。”

“那个……乔泽真这么猛的?”

“谁给你的勇气直呼乔神的名字?”

……

很鲜见的,在昨天燕北大学群嘲了华清这边之后,虽然这场报告会同样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华清这边并没有对燕北反唇相讥。

大家都明白质量间隙假设一旦证明会带给整个数学界什么。

不对,不止是数学界,还有物理学界。

哪怕只是数学上的框架被证明,起码也能说明最前沿的物理学框架是建立在一个正确的理论框架上的,这对于研究粒子物理的科学家而言,无异于打了一管强心针。

起码能让研究更有底气。

这一刻,乔泽也再次被邀请到了逃不开的饭局中。

只是今天这顿饭,规模无疑比昨天要大的多。

今天可不止是燕北大学的教授们出席,二十人的大桌上,总计坐了五位华夏科学院之数学院的资深院士。

这一度让喻成功都没法如同往常一般谈笑风生。

没办法,这规格的确太高了些,尤其是对于高校圈的人而言,同时也彰显了燕北大学在理学方面的底蕴。

大概也只有乔泽能保持跟以往差不多的状态。

倒不是乔泽对这些资深院士不尊敬,一切都是性格使然。

在寒暄过后,等待上菜的时候,主动要求坐在了乔泽身边的许昌树,倒是跟乔泽聊了一些东西。

其实报告会上,许昌树是准备了一些问题,打算提问的。

但乔泽直接转身直接走下了主席台,许昌树愕然的同时,只能先把这些问题埋在了心底。

就在刚刚面对面简单的几句讨论,只让许昌树觉得受益匪浅。

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既然乔泽不愿意来京城,那他去西林必然是个正确的决定。

请访问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