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超神级学霸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72章 有些教授他骄傲了(2 / 2)

作品:《超神级学霸

只是当论文终于正式刊载后,整个学界反而都安静了下来。

不过这才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这里是讲究真才实学的地方。

论文有没有达到丹尼尔所说的高度,终究是需要看过之后才能评价的。

……

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伯克利分校。

一般而言,这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特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这也是加州大学系统十所分校中建校最早,知名度最广的加州高校之一,尤其是电子电气、化学化工、计算机,等专业都是世界排名前五的存在。

伯克利分校的后山上,还有着世界最重要的数学研究中心——msri。但现在已经鲜有领域外的人知道,曾经的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就是msri首任主任,虽然只当了两年。

shiing-shen chern hall的办公室里,罗伯特·史蒂芬也第一时间下载了乔泽的论文,并开始仔细看了起来。

这位大佬虽然没有在脸书上跟丹尼尔互动,但他其实恰好第一时间就看了丹尼尔的微博。

然后直接给对方打了一个电话。

不是出于特别的原因,罗伯特很少会在脸书、推特这种公域流量池发表看法。

跟他一样的数学家其实挺多。

说起来,研究数学本就是一份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

就好像乔泽说的那样,体会不到数学美感的人,是根本无法沉下心来钻研这个行当的。

更别提严格意义上来说,罗伯特·史蒂芬研究的东西在难度最大的数论中都是曲高和寡的存在——langlands纲领。

这属于数学大一统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在数学两大分支——数论跟群论之间建立起一个桥梁,让两者能统一起来。

在朗兰兹看来,三个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支体系,数论、代数几何、跟群表示论,都是密切相关的,链接这些数学分支的纽带是一些特别的函数,也就是ll-函数。

更确切些,乔泽关注的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中有两个都跟ll-函数密切相关,分别是黎曼猜想跟bsd猜想。

所以如果未来罗伯特还能有突破的话,大概率能在未来的教科书上留下名字,供未来的数学生疯狂吐槽。

甚至也可能跟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这些人一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即便没有突破的话……

反正也有一堆的数学奖项已经留下他的名字了。

之所以罗伯特会第一时间下载乔泽的论文,是因为怀疑。

没错,就是怀疑。

即便丹尼尔是菲尔兹奖获得者,也是乔泽这篇论文的审稿人,但罗伯特依然对乔泽的论文持怀疑的态度。

跟乔泽的年纪无关,也跟丹尼尔的人品无关。

单纯就是一个研究数论者的严谨。

文章的标题已经说明了作者文章要论述的内容,显然这个问题的难度极大。

丹尼尔在脸书说告诉大家,第一时间能看懂的人不多。

罗伯特当然有理由怀疑丹尼尔也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到了这种难度的论文,很难说审稿人就一定能看出其中的一些错漏。

否则也不会有许多论文发表出来之后,又直接撤稿的故事了。

所以虽然论文已经发布,但罗伯特依然带入的是审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篇论文。

不是为了挑毛病,而是要看是否有不严谨的地方。

毕竟关于非规范场论跟黎曼空间统一性问题不是开玩笑,按照丹尼尔的说法,这篇论文中设计了全新的数学工具跟路径积分才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作。

对于后来的数学家而言,他们将可能使用论文中提出的这些新工具将被用来攻克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

万一最终证明这篇论文是不可靠的,那将意味着无数人的工作就是无用功。

这就好像如果有一天数学界证明了黎曼猜想是错误的,平凡零点并不存在,那么全世界围绕黎曼猜想建立的一系列数学体系,都会在那一瞬间土崩瓦解。

要知道数学文献中已经有一千多条数学命题是以黎曼猜想的成立为前提。这些都是成千上万数学家的心血,如果黎曼猜想正确,这些数学命题将上升为定理。反之,一堆的数学期刊编辑要忙上一年撤回无数论文。

在罗伯特看来,这篇论文最大的影响也在这里。

就这样,当下载好论文后,他便第一时间沉浸了进去。

实际上全世界跟罗伯特一样的数学家还有很多。

当然每个人思考的逻辑可能并不一样。

不是每个人都会完全无视论文作者的年纪。

真有人能在十八岁解决这样一个命题?

……

华夏,京城,燕北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虽然已经是晚上九点,但乔泽的论文还是在第一时间被打印了十多份出来。

厚厚的一大摞。

毕竟一份就是六十多页。

做相关研究的教授们直接人手一份。

张洪才手上同样留了一份。

看着手中的论文,张洪才只觉得百味陈杂。

下意识的便回忆起赵光耀第一次把乔泽的信息在微信上发给他时的心情。

他还专门给张春雷打了个电话,犹记当时张春雷说的是,两人学问五五开。

那时候他觉得张春雷要么是在谦虚,要就就是在给乔泽脸上贴金,现在看来他理解反了。

只能说江大的张教授实在是太骄傲了。

这种层级的论文,还能被认可,也是一个长江学者能碰瓷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