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04章 重回夏卢村(2 / 2)

作品:《落难情缘

六年前,李氏动身去广州前把那亩地卖了,无田可耕,又上了一把年纪,唯有在家织布,做些针线活养家。

幸好惠能也逐渐长大了,上山打柴卖了买点米油回来,为娘分忧。

……

八月十五是中秋,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秋节前一天,惠能起了个大早,依旧上山打柴。

惠能一路哼着小时候李氏教他唱的“八月十五是中秋,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民间歌谣。

这天大半朝早,惠能已砍了两捆干柴,一路顺利地挑到筠城柴市上去卖了。

惠能卖了柴后,用手遮着眼帘,微微抬头看天,心里话:哗!好家伙,还未到午时!往日这时还未下山呢……

惠能见天色尚早,便扛着草枪,在街市溜达。

中秋节前的新州县城,秋高气爽,街市十分热闹。惠能随着人流来到了开泰街,这里更是热闹非凡,人们把大半条街围了个水泄不通,“各位街坊、各位新老顾客,有平、靓、正既新鲜出炉既新江驰名中秋月饼!”“好靓既富豪驰名中秋月饼!有买趁手,手快有,手慢就无啦!”

在新州人过中秋,月饼不但富有含义,更富有一种象征,比如中秋期间,新州筠城的各大饼店、档铺,月饼销售兴旺,琳琅满目。既有本地的,也有广州的。

中秋节期间,食中秋月饼是不可或缺的,哪怕你没有钱买,借钱也要买返一筒(“车碌”式的价钱最平)月饼回家贺月,才像过中秋节。无月饼,不中秋。

惠能心想: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应该要买一盒月饼回家,明晚再约上小兰过来,一边贺月,一边和阿娘、小兰品尝吃月饼,到时,阿娘该会多开心,多温馨浪漫呀!

惠能想到此,脸上露出了幸福甜蜜的笑容。行到那档写着“月是故乡明,饼是新江靓”的店前,陆老板刚巧行出柜台,见惠能满面春风而来,便上前打招呼道:“哟,惠能,看你今天春风得意,精神爽利,定有好事近了。过来拿盒月饼回家贺月,孝敬你阿娘吧。”

陆老板在新州一带开店做生意,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且好施乐善,卢行瑫被贬到新州时,在新州刘刺史那里结识了卢行瑫,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陆老板每有新店开张或新屋入伙,卢行瑫都亲自撰联挥毫恭贺。在当时,新州县城人都视为能得到卢大才子墨宝为幸事。

惠能行到柜台前,说:“陆叔,你做月饼是要成本的,我怎么好意思白拿呢。”

陆老板上前拍了拍惠能的肩膀,微笑着说:“阿能贤侄,陆叔送盒月饼给你带回去,是出于陆叔与你爹的交情,也是陆叔的一点心意,这不是成本的问题,明白了吗?”

“哦……”惠能似明非明地立在那里。

陆老板吩咐店二小用一个礼品袋装了盒月饼递给惠能,说:“阿能贤侄,陆叔要赶着出去办事,就不留你吃饭了,你早点回家吧,以免你娘亲牵挂了。”陆老板说完,急急出店门去了。

惠能只好左手提着那袋月饼,右手扛着草枪,离开了新江饼店。

惠能刚走出开泰街口,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爬行着的老乞丐,伸着双手向路人乞食。

人们见他污秽不堪,都往两边直闪。

惠能一看,心中不忍,从月饼袋里取出一个月饼,递给老乞丐,谁知好心竟招来横祸。

这惠能也太善良了,这袋月饼,是陆老板要他拿回去贺月孝敬他娘的,他自己都饿着肚子没舍得吃。而他,却毫不吝啬的把这盒月饼施舍给了老乞丐一个。

老乞丐拿过月饼,狼吞虎咽就吃起来了。

就在这个老乞丐吃着月饼享受美味之际,突然街上一阵大乱,人们像躲瘟神似的往两边一闪。

人群闪处大摇大摆走过两个人,左边一是个胖子,只见他大脑袋胖乎乎,看两头一般粗,母猪眼双眉秃,哈巴狗鼻子朝着天,蛤蟆嘴一鼓像夜壶,肚皮足有四指厚,脖子上的胖肉打都噜,站着像条黑狗熊,躺在那儿赛过一头猪。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