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眨眼间时间就匆匆来到了年底,河北的冬风终于在十二月下旬吹到了汴梁,为汴梁带来了一场持续数日的大雪。

“辽人既然想毕其功于一役,我自是不会畏惧,正好我也有此意。”

定州兵马总管刘贺忙道:“再不济,也要先遣前锋,等前军整顿好之后再战。”

“辽人还真舍得下本钱啊。”

为此赵祯下令停朝三日,百官吊唁,自己则在后苑穿上丧服,设立灵堂,为其服丧。

“不错。”

不过等到明年后年各地火车慢慢开通,铁路真正成为普及交通工具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起来。

因而此刻大宋国内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竟发,而幽燕之地,同样一片积极向上。

唯有张亢等少数几人醒悟过来,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嗯,既然如此,我另诸将全军出击,轻骑杀敌!”

王素说道:“眼下这一招以退为进,端的是好手段。放弃了坚固的城池,看似是愚昧至极,实则明智之举,因为继续拖延下去,辽人必败无疑,还不如整顿兵马,毕其功于一役。”

赵骏又得继续跟着赵祯参加祭祖。

当时宋国货币大量流入让日本物价横飞,以至于社会秩序十分混乱。执政的平氏一度想闭关锁国,断绝与南宋的贸易关系,但却被内部叛乱打乱了计划。

“即刻进军?”

韦焕之笑道:“既然辽人如此慷慨,那我们何必追击呢?他们把析津让出来,我们根本没必要急于追赶,占领城池,继续慢慢向北进发就是了,必可一步步迫使辽人退居关外。”

否则若是各军在追击的时候出现混乱,说不好辽人利用炮兵还真有可能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相公,怎么办?”

“报,辽人北城门打开。”

而在这段时间,虽然开封报纸还每天都在更新前线的战况,可汴梁百姓们却已经不像最开始那么关注。

范仲淹叹息道:“若我是辽人,则必然会想办法逼迫我们追击。”

可最近两年就彻底没了动静。

“辽人突然弃城逃跑,看来果真如刘六符所言,这是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

“是了,相公所言甚是啊。”

便在这样盛景不如去年的情况下,大宋庆历六年新年落下帷幕。

守城的话,宋军慢慢挖壕沟,至少可以用围城或者壕沟藏炮等办法攻城。

“正该如此,我也觉得此计太妙了。”

“我就怕辽人玉石俱焚啊。”

显然这是下策。

下面的将领听到几名文官的分析,不由得个个惊讶了起来,随后又纷纷佩服范仲淹的足智多谋。

而下方众将士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辽军早就已经在顺州、怀柔一带布置了炮兵阵地,现在就等着大宋自投罗网。

等到宋军发现他们在撤离,二十多万宋军整顿好兵马,排列出阵势,自营中展开追击的时候,恐怕辽人早就已经顺利离开,然后纵火烧城了。

张亢就稍微解释了一下,然后说道:“相公,请下令吧。”

燕云地区的雪也早就化了,只是略微还有些冷空气,白天温度大概在十二三度,晚上偶尔会降到零度以下。

遇到辽人就远程射击,遇到辽军火炮或者大部队就骚扰一番随时可以撤离。

就像高铁开通之后,普通火车和客运汽车依旧还有市场一样。

“额”

若是以军为单位,每五千人走入旷野,在野外四处游弋,与正在撤离的辽军作战。

“嗯。”

“围城日久,辽人的粮草器械又被狄青阻拦于榆关之外,只要我们的壕沟挖到城下,破城是迟早的事情,辽人又如何不得知?”

显然辽人也明白这一点,并且知道范仲淹的性格稳重,这才没有丝毫顾忌,从容弃城。

青塘以往对上贡和派使者庆贺最为关心,但现在青塘都被李元昊打烂,朝廷立了瞎毡为傀儡,现在瞎毡正在收拢溃散的部族,自然也没办法派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