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3)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他们有的是地方族长,有的是部落首领,还有的干脆就是城中控制了一些店铺、资产的大商贾。

这些人基本上就控制着谅州本地的人口、财产和资源。

所以即便大宋朝廷打过来,他们也不敢放弃谅州逃跑,面对狄青的召唤,也只能一个个过来,小心翼翼地试探。

府衙内并不大,依照大宋的府衙厅堂建制,狄青坐在主位上,两侧十多个当地首领云集。

“将军,小人是谅州黎竹部落的首领黎原义。”

“将军,小人是谅州武宁部落的首领阮明。”

“小人是”

诸多各部首领、族长、地主纷纷自我介绍。

狄青笑着打了声招呼,见到下面众人在卫士们的注视下惴惴不安,便立即说道:“诸位,朝廷并不是想占据安南。”

这话一出来,并没有让大家觉得心安,一个个都是继续望着狄青,似乎在等待着下文。

谁都不是傻子,不可能狄青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狄青自然也知道,所以他继续说道:“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李氏父子蛮横无礼,时常寇略我天朝上邦,此为无礼而侮大邻,可亡也。”

“但大宋并未有侵吞安南之心,只是必须要对李氏进行惩戒,以彰显我大宋上国不可辱。”

“所以我此行出来,天子陛下就已经对我说过,只消灭亡李氏即可,不可侵吞其国,然国若灭,我大宋退兵又该如何呢?”

说着他双手一摊,看着众人道:“诸位以为,李氏灭亡之后,安南该如何处置?”

众人面面相觑。

这还没出结果呢,就让他们表态,那他们该怎么办?

万一宋国打输了,他们这边投诚,李佛玛会放过他们才怪。

所以一个个也是讷讷不敢言语,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

狄青笑道:“诸位无需担忧,朝廷自有决断。只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此次安南必灭,至于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城中大小事务,还请诸位先安抚民心,我将招贴安民告示,向安南百姓告知我大宋并无侵占之心。”

这话说完之后,大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没有逼他们站队就行。

当下一个个也是立即说道:“将军仁义,不迁怒百姓,真乃上邦天军也。”

“大宋天威,小人亦是敬畏之。”

“我等谨遵将军之令,会昭告百姓,使大家安心。”

众人纷纷保证。

狄青也就没再啰嗦,把他的意思传递出去就行了。

他已经给过谅州士族机会,他们自己不把握住,那也怪不得谁。

来前知院说过,覆灭李朝之后,为了防止李朝得民心而再次立国,可以立黎朝或者丁朝的后裔为傀儡皇帝。

大宋会在升龙以及海边驻军,扶持国内的亲宋大臣上位,以此间接把持越南朝政。

如果在这个时候投靠宋军的话,未来自然会得到宋军扶持。

可惜这些人目光短浅,不懂得及时改换门庭,错失了一个充当大宋走狗的机会。

不过现在稳住这些谅州士族,不让他们在后面拖后腿就行。

要是抱着消灭安南,侵吞安南的目的,说不好会让他们狗急跳墙,组织民兵不断骚扰他们的辎重,这也得不偿失。

因此现在这样也挺好。

等以后灭了李朝,大势所趋,多的是安南士族过来投靠。

当下狄青在谅州城里留下了一千接应后面的侬智高,自己则正准备率领火器军继续追击郭盛溢。

但他才刚出城,就有斥候探马来报:“报!”

探马飞奔而来,向他单膝下跪道:“敌人援军已经在支棱关布下重兵,前方黄将军、侬将军、赵将军已经领本部人马先撤了回来。”

“哦?”

狄青立即问道:“可查清楚敌人有多少兵力,来的是什么人?”

探马说道:“我们远远的看到那关上插着“李”字大旗,看那颜色,好像是安南皇室,也许是他们的皇帝或者皇子一类,具体人数尚不得知。”

安南皇室?

狄青目光森然地看向南方,小小安南,也敢自立为皇?

今日。

便叫你们安南改朝换代!

想罢。

他下令道:“让前方的士卒们先集结起来,不要再继续追击,待我到来再进攻。”

“是!”

探马立即前去传达军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