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杯酒释冗军(3 / 4)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而且还不占农田,这样的话,只要朝廷给予一定补贴,相信大量的百姓会愿意耕作这些作物。”

“化肥的生产方式已经在全国推广开来,纳入了各地地方官府的政绩考量当中,缺点是石膏的价格日益暴涨,现在朝廷正在紧急开挖石膏矿,不过这东西倒是不缺,全国各地都有。”

“武安钢铁厂通过扩大生产,达到了半年产量钢约四百万斤,换算成汉龙常说的吨,约两万多吨。堪比目前大宋一年产铁的八分之一了。”

“其它还有些杂事,看去年一年工作总结,各项数据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比如去年下半年海洋贸易收入,已经达到了一千九百万贯,比前年下半年增长了三百万贯,可喜可贺。”

范仲淹做着发言报告,笑着说道:“另外等今年的大裁军项目规划完成之后,我们就有足够的人手开始挖洺水到漳水之间的运河,就可以在邯郸建设钢铁厂,让我们的钢铁产量再次提升,都是好消息啊。”

“只要在谷底,怎么样都是向上攀爬。”

赵骏也笑眯眯地说道:“大宋现在正是上升期,以前缺的只是走向未来的眼光而已。现在有政制院把控局面,只要坚定不移地跟着政制院走,国家会好起来,百年之内,我的东方一极战略,也必然会完成。”

吕夷简、王曾他们其实也已经知道了今年的规划,之前瞒着他们是因为没找到特别好的解决方法,造成他们严厉反对,但现在既然已经找到了办法,那自然就无所谓了。

反正他们在军队里倒没什么利益纠葛。

吕夷简咳嗽两声,今年开春以来,政制院几个老人的身体情况都不太好,历史上这些人都是在最近几年相继去世,能够还活着,纯粹靠赵骏带来的药保命。

他咳嗽完后,才沉声说道:“冗官和冗费的事情,下定决心,想想办法,其实也不是不能执行。但这冗军之事,老夫一直觉得,是不是该一步步来,每年裁撤个几万人就足以,何必一刀切?”

“每年裁撤几万人,一百多万人那得多久?”

赵骏皱眉道:“现在正是大发展时期,可不能畏手畏脚。何况朝廷也给这些人找好了生计,前途未尝没有比在军营里强。”

“还是那个问题,在军营里稳定,士兵们不一定会答应而且”

吕夷简犹豫了一下,没有说。

“而且什么?”

“而且其实我们都听说,空额怕是不止二十万。”

王曾试探性说道:“缺口怕是很大。”

他们其实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但好歹做了那么多年宰相,自然也听说过一些耳闻。

“.”

赵骏沉默了一会,才说道:“好吧,没太大关系,只要他们都同意,好好配合改革,空额大点也无妨吧。自己祖上造的孽,自己也得还啊。”

谁让自家祖上杯酒释兵权,让武将勋贵们奉旨敛财呢?这事要是追究得话,估计得把赵匡胤从墓里拉出来鞭尸。

所以赵骏也真没办法怪罪武将勋贵们,只能怨自家祖上给子孙后辈埋了雷。

“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