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决堤了(3 / 3)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一旦浏阳河那边水位暴涨到高过长沙城,说不准还得倒灌进来,那到时候长沙就彻底被淹掉了。

赵骏此刻已是浑身泥浆,脚下的靴子被水浸透,脚也是冰凉冰凉,他站在南城外的小山上远眺,长沙城外的山都不高,最高峰是浏阳的大围山,后世雨花区南麓的山峦基本上都在一百米左右。

不过这样的地势足以抵挡住洪水。

山峦草木旺盛,山下则是浑浊红黄的滚滚水流,正在顺着西面的湘江里溢出来,向着长沙城池的方向涌去。水流上方漂浮着很多东西,有木头、有稻苗、有衣物,隐约还有尸体。

山脚到山上是一大段缓斜坡,大量百姓站在山上眺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迷茫。

很多长沙城的胥吏,以及赵骏的士兵现在都在从东南面的高地上挖泥沙,一袋袋装了泥沙的麻袋被运到山脚处,堆积成高高的堤坝,不时东南陆地有大部队依旧在往山上迁徙。

人力在大自然面前,也仅仅只有这一点能力了。

这个小山峦是最接近洪水的地方,地理位置大概是在后世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小山坡上,后方还有些山岭,安置了大量受灾的百姓。

就在此时,远处迁徙的队伍一片混乱,赵骏注意到这个情况后,便立即走了过去询问。

“你就让我们回去吧,我父亲还在家中。”

“是啊,出来的匆忙,只来得及把两个孩子带上来,老人走得慢。”

“就算是现在大坝决堤了我们也认了,求求你了。”

大概二三十多名百姓哀求着,周围几名胥吏阻拦他们回家,他们是善化镇西侧山村的,水还没有淹过来,官府就迁徙他们走。

很多百姓还以为水已经冲破堤坝了,匆忙之间只能先把孩子送上来,但家里老人走得太慢了,还在山脚村庄里,所以他们想回去把老人们带上来。

可胥吏们得到的命令是尽快把人迁走,眼下好不容易逃到高处,再回去的话万一决堤怎么办,因此就是不让。

得知这个情况,赵骏赶忙过来说道:“诸位乡亲,我知道大家担心家人。但现在还是太危险了,能不要回去,就尽量别回去,让官府的人帮大家将老人带上来。”

百姓见有个年轻官员被众人簇拥着,以为来了主事人,便连忙喊道:“官人,非是我们想回去,父母家人,还有诸多鸡鸭牛羊,让我们该怎么舍弃啊?”

赵骏面露难色,看向远处山坡下,那个村子现在其实已经被水淹了,但水流还没那么快,只是淹到了脚踝,便想了想道:“这样,把孩子放着,青壮跟我走,优先把家里的老人带出来,鸡鸭牛羊做为其次选择。”

“知院。”

江大郎连忙说道:“不可亲自犯险啊。”

赵骏摇摇头:“为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趁现在堤坝还未被冲毁的时候,先下去帮助百姓才行。”

要知道即便是后世洪灾,生产力已经相当发达,灾后百姓都有赈灾物资,当地政府也会帮助百姓重建家园,不可能让人民群众饿死,可解放军抗洪救灾时,都是以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主。

更别说生产力落后的古代。

这些都是农民,水灾过后,恐怕今年的粮食怕是要歉收了,要是其余财产都没了,那日子就真的过不下去,卖田卖地卖儿卖女都是轻的,很有可能大家都活不下去。

而且山下还有十多名老人。

所以赵骏只能选择出此下策,趁着水还没有淹过来的时候,先帮助山下的那个小村子撤离他们的财产。

在赵骏的号召下,立即就有二十多个青壮,加上赵骏带的护卫,总共五十多人,浩浩荡荡向着山脚下那个小村庄的方向而去。

此时那些老人们也差不多走到了山脚,他们才刚接应了老人们,正准备进村把财产也带走的时候。

就在此时,一声巨响。

“轰隆!”

堤坝悄无声息的裂开了一道小小的缝隙,紧接着轰隆一声响,大片的沙土坍塌了下来。

浑浊的河水就像发疯的野马群转瞬间就撕开了一道更加可怕的溃口,河堤附近还在往那边运着沙土的胥吏、官兵们还未来得及跑,就被洪水吞没。

河岸决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