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赚钱与淮南的事(二合一)(3 / 4)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如今随着政制院的成立,早朝这种大会更偏向于集合全国政务信息,而具体解决方式,则是政制院开小会。

今天开小会还是要进行具体事务讨论。

崇德殿内,赵祯的后殿书房当中,这里有点像是清朝的尚书房,赵祯的桌案靠窗,周围摆了很多书架以及劄子,是平时赵祯看书或者处理政务的地方。

书桌前三足香炉中散发出淡淡的檀香,左右两侧各摆上了几张太师椅,赵骏等人进来后先向赵祯行礼,随后才得到赵祯允许坐下。

“大孙,这次听说你解救出了上万百姓,此事你做得很好啊。”

赵祯等众人坐好之后,才说道:“只是范卿说的也是,虽然此次突袭无忧洞鬼樊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善后处理该怎么办?”

赵骏早就想好了对策,回答道:“善后处于主要有三点,一是受害者安置,二是地下黑恶势力残余清除,三是在把地下剿灭干净之后,又该如何杜绝地下势力再次衍生。”

“大孙早就想法?”

赵祯问。

“嗯。”

赵骏说道:“受害者处置方面,先替他们寻找家人,让他们与亲属团聚。找不到家人者,先由朝廷赡养,之后我会想办法改革织布机,开设纺纱厂,安置女子做纺纱工,小孩则可以边做报童边让朝廷供养他们读书,学习新知识。”

无忧洞和鬼樊楼的受害者大部分都是女子和小孩,少部分像瓶儿或者打断腿,连路都走不了的孩子,那就只能开福利院养着。但有手有脚,却无家可归的女子和小孩,那自然可以做别的事情。

比如开纺纱厂,或者进入学校读书。

赵祯皱起眉头道:“这一万余人安置,恐怕是个不小的费用。”

“所以我打算赚钱。”

赵骏说道:“这次缴获颇丰,光现金钱财缴获就有三百多万贯,其余地皮、铺面、宅邸加起来,总价值怕是超过六百万贯,这些朝廷完全可以好好利用。”

六百万贯?

赵祯先是脸上一喜,随后又大怒道:“这些人居然敛财如此之多?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受他们残害。”

赵骏摇摇头道:“这些地方毕竟从五代十国时期就盘踞于此,已有百年时间,日积月累,下面那些人有如此多的积蓄也正常。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弥补那些受害者。让迟来的正义,抚平他们的伤口。”

“大孙打算怎么做?”

赵祯问道。

赵骏说道:“可以利用缴获的铺面开设店铺。”

迎春苑等诸多妓院并不是送给刘妈妈这样的老鸨,而是在官府的管辖内,由她们掌管而已,类似于变成了官妓店。

将来在合大宋的法律框架下,开封府和皇城司将给她们提供便利,就可以保证税收与利润。

除此之外鬼樊楼和无忧洞还有其余大量店面,依旧可以交由他人经营,甚至出租出去,只拿租金都可以,这也是宋代官员们赚钱的常用套路之一。

吕夷简是其中的佼佼者,微微点头道:“朝廷开设店铺的话.虽似有损威严,但也不是不行。”

“这些都挂在政制院下。”

赵骏又说道:“还有我打算在咸宁坊再开一条街市。”

再开一条街市?

吕夷简等人互相对视,王曾说道:“要想再开街市,怕是不易吧。别说开街市,就连朝廷想要重新规划坊市,或者皇家想扩增一下皇宫,从百姓那购买房屋都难如登天。”

“不错,而且当今各街道坊市,民居占用街道已是常有之事。以至于道路愈发狭窄,连太祖当年去通利坊与大臣饮宴,回来时都被民居侵占道路所阻,更别说如今。”

王随记性还不错,说道:“太宗时期,就想扩展宫殿,以至于民怨沸腾。真宗时期,令谢德权拓展街道,弄得满朝文武都反对,这开一条街市,比之扩展街道的难度要大得多了。”

不要以为宋朝皇帝可以为所欲为,赵光义时期嫌弃皇宫小,就想把皇宫扩展一下,结果百姓们就敢狮子大开口。宋真宗想扩展街道,百官和百姓纷纷反对。

当时皇帝要拆迁,整顿一下开封府的违章建筑,就得花大价钱给补偿款。而且甚至还有钉子户阻拦拆迁,皇帝的命令百姓根本不当一回事。

别看赵骏在汴梁民间声誉不错,可他要是敢动那些百姓的利益,拆迁他们的房子,分分钟钟第二天他就变成一个狗官。

“开这条街道并不用占用民居,而是用这次没收的鬼樊楼楼主的宅邸就可以。”

赵骏说道:“那地方我看过了,占地极大,且恰好在金河边上,与梁门近在咫尺。与其让那里变成一座富人居住的河边豪宅,还不如进行商业改造,变成一条临河商业街。”

“哦?”

赵祯来了兴趣,说道:“大孙打算怎么运作?”

“由官府出面对那里改造,铺面可以销售或者出租,预计一两年内就能收回成本,剩下的都是纯赚。”

赵骏答道。

“唔”

范仲淹忽然想到了点什么,就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明代灭亡,就是官员欺骗皇帝,不仅要皇帝收不上来税,还不让皇帝拥有铁盐等专营,还说什么不可与民争利,实际上都是在为自己做盘算,国家确实应该掌握一些经商营生。”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有国企的原因。”

赵骏补充道:“国企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垄断,对百姓生活兜底。后世的盐业公司、国家粮食企业,售卖的食盐和粮食价格低廉到几毛钱一斤,虽然味道可能不一定好,但对于穷人来说,确实是救命的东西,它的存在就保证了百姓的基本生存需求。”

“大孙的意思,以后大宋也要有自己的国企?”

赵祯问。

“是的。”

赵骏点点头,说道:“就拿这次去年江淮旱灾来说,要是有国企的话,受灾的百姓也不至于为奴为婢,甚至很多人都活活饿死。”

提起这个,众人就沉默下来,因为早朝吕夷简已经提到了这个。

还是去年淮南旱灾造成的后遗症,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期,恰好到宋仁宗这几年处于将断未断。

气候上升回暖,降水线开始北移,对于北方的农作物来说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