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贪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73章:叶大人赐甲朱元璋,朱标要杀胡惟庸,郭老爷变身郭将军!(2 / 2)

作品:《大明第一贪官

胡惟庸信使和蒋瓛的眼里,李善长的手突然就抖了一下,他摘下灯罩,直接就把这封信烧成了灰烬。

李善长看向信使,只是严谨而低沉道:“你告诉胡相,不该问的永远别问,有些问题必须带进棺材里。”

“陛下回来之前,千万不要再给老夫写信。”

“陛下回来之前,你再来送信,老夫就会让人把你乱棍轰出去。”

话音一落,李善长就再次打开濠州鱼鳞册,继续为濠州城的建设而努力。

胡惟庸的信使不明白老相国是为了什么,毕竟他只是一个靠着一身功夫吃饭的人,哪里懂得皇帝陛下都得叫一声‘李先生’的人,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是,老相国!”

就这样,胡惟庸的信使,从后门离开了。

与此同时,蒋瓛也又轻又缓的合并了瓦片,目送信使离开走远之后,他也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胡惟庸的信使不明白李善长在想什么,蒋瓛一时间也想不明白。

但他知道,李善长此举必有深意。

第二天一早,就在城门刚刚打开之时,蒋瓛直接就快马往应天府而去。

下午酉时三刻,

朱标正在东宫认真听蒋瓛的汇报。

蒋瓛也和毛骧上次讲给朱元璋听之时一样,为了朱标有近乎于身临其境的感受,他也是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全过程。

哪怕是李善长的眼神动作,他都完全不放过。

“办得不错,休息去吧!”

蒋瓛走后,朱标也走出了书房门口,只是目光深邃的看着濠州城的方向。

就蒋瓛汇报的情况来看,有两个消息是他此前一直没有想到的。

一是胡惟庸竟然敢问如此大逆不道的问题,二是李善长在看到这个问题之后的答复。

不仅不回信,还叮嘱胡惟庸有些问题就算是带进棺材也不许问,甚至还叮嘱陛下回来之前,不许再给他写一封信。

朱标只是稍微一琢磨,就知道了这位老相国的用意。

首先,李善长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底线,他希望保住相权,也希望为淮西兄弟们争取到自己的利益。

但究其根本,这只是他和皇帝之间因为政见不和,因为利益矛盾,而引发的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他李善长自始至终要的都只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结果,绝对没有想过‘万人之上’的地位。

而胡惟庸的这个问题,就有那么点妄想的苗头了。

很明显,他李善长此举是为了敲打胡惟庸,也是为了保全自己。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朱标也只是嘴角轻扬,还算欣慰的淡淡一笑。

“老相国,不愧是老相国!”

想到这里,朱标又看向了胡惟庸的相府,他的目光依旧深邃,但他的眉宇之间也有了一抹不易察觉的杀意!

良久之后,朱标又看向雁门县的方向。

虽然胡惟庸的这个问题不该问,问出来就基本上注定了他的未来结局。

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能变为现实。

是啊!

万一叶青真的高估了自己,万一没有等到徐达的大军出现在北元大军的后方,雁门县就被北元攻破了呢?

万一他爹娘真的没走的话,问题就大了!

且不说朱标有多孝顺,就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就已经可以说是和帝位没什么区别了。

他不是李承乾,他不想那么早当皇帝,他还想他爹多活几年,多帮他打几年的工呢!

想到这里,朱标便立即召见回来送朱元璋亲笔信的,两名锦衣卫小伙子。

“明天一早,你们俩就赶紧去雁门县,如果半道上遇见陛下,就迅速回来告诉孤。”

“如果半道上没有遇见陛下,就去雁门县找他,找到之后也迅速回来告诉孤,他为何还不回来?”

两名锦衣卫小伙子当即叩拜领旨。

第二天一早,两名便装锦衣卫小伙子,骑着马就走上了去往雁门县的官道。

也就在这个时候,雁门兵工厂也交付了朱元璋他们的定制甲胄。

位于县衙后衙的叶青私宅大厅之内,

叶青看着面前脸色铁青的朱元璋道:“郭将军,试试看这甲胄是否合身,不合身的话,还有时间给你改改。”

“你这脸色是什么意思?”

“搞得就像本官是抓了你的壮丁一样。”

“大家都可以作证,本官诚意备至,足有三次礼贤下士,是你不识好歹,是你敬酒不吃吃罚酒,是你不对在先好吗?”.

求看官大大们追订支持,求推荐票、月票、打赏支持,谢谢!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