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入股(2 / 4)

作品:《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

就算把5万辆自行车放在仓库里烂掉,这笔生意楚向前还是赚了。

而且是大赚。

楚向前不好改变内地已经安排下去的10万辆自行车生产任务,只能劝辛格第一个月,就采购2万台自行车。

要是头两个月自行车的销售成绩不错,那就把采购数量,从5万增加到10万台。

要是自行车的销售成绩不理想,多出来的5万台,楚向前打算低价倾销给辛格。

或者卖到东南亚等国。

又借口说,缝纫机没那么好买,第一个月只能给他2千台。

等头一批2万辆自行车,1万块手表,1万台收音机和2千缝纫机运到港岛,楚向前直接就能赚万英镑。

按照签好合同后,再次被灌醉了的辛格,迷迷糊糊的爆料的说法。

这批轻工业品运回奥里沙邦后,光是政府采购,至少能赚30万英镑以上。

楚向前听完后,暗道,还是你们这些阿三会玩。

万英镑换算成港币,就是万,比之前第一批5250吨粮食的231万港币,还多了万港币。

也就是说,自己用内地的自行车等轻工业品,不仅能维持每个月5250吨粮食的采购,还倒赚万港币。

第二天酒醒了的辛格,哪里肯付这万港币给楚向前,不用说,自然是加大粮食的供给。

总之就一点,辛格的意思很明显,想从我手里拿走钱,没门,但可以用粮食替代。

道理很简单,从印度内陆购买粮食,比港币一斤还要便宜。

卖粮食转手能赚一笔差价,进口轻工业品,又能赚一笔差价。

换成楚向前自己站在辛格的角度来做,仅仅只是当个中间商,就能两头吃差价,傻子才不做。

万港币,又能多拿到4731吨的大米。

加上之前的5250吨等于9981吨,楚向前直接让辛格每个月往港岛发1万吨的粮食。

按照和内地签订的5个月供货合同期限,自己也能为内地提供5万吨的粮食。

但其实账目不能这么算,只要给内地5250乘以5个月的万吨大米,就已经抵消了自行车等轻工业品的采购总价。

多出来的万吨,自然得找天朝要钱。

而且之前钱国泰就说过,天朝想在年底前,采购150万吨的粮食。

这批粮食是用实打实的钱来采购的,没道理找别人采购,天朝就给钱。

自己采购的粮食,他们就拖着不给。

想用货物抵扣也行,但你得先把钱,存在渣打。

自己每次从天朝拿到货物,再从专门的账户里,转回到天朝的账户。

免得欠钱欠久了,就莫名其妙的不欠了。

而且辛格套用英格兰公司的名义,反倒让楚向前不用担心,有人会抵制自己提供的轻工业品。

合同一签订,他就去找了钱国泰,让老钱联系上头,今后生产的自行车等东西,一律不准出现任何中文。

然后商标的位置特意留着不贴牌,甚至为了方便辛格,手表的商标,还刻意设计成了哈贾克的梵文。

钱国泰一听就意识到,楚向前把自行车等东西,卖去了印度。

不由对楚向前竖起个大拇指,“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居然轻易就被你做成了。”

楚向前撇撇嘴,暗道,那是你们没找到对人,也没用对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