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小年,繁忙的工作,吃糖瓜,新任务(2 / 2)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刘海中:“.”

刘光福看看刘海中:“.”

二大妈:“.”

萝卜:“.”

易中海站在门外,一阵寒风吹来,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次没能抓住李爱国的把柄,反而跟刘海中生出了间隙,算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

哎吆吆,心窝子疼了。

易中海踉踉跄跄的跑回了家。

他需要马上吃药。

1957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

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过了小年就等于是正式过年了。

自古以来,纵观历史,老百姓真正能吃饱肚子的天数并不多。

所以群众怀揣美好期待,希望能够吃饱饭,在这一天要祭灶王爷,祈祷保佑。

只不过现在移风易俗,不讲究老规矩了,机务段发了两张电影票,让职工带着家属去看电影庆祝小年。

前不久哈市铁道局支援了京城局三十多个火车司机。

李爱国所在的131司机组才能在小年这天休息一天。

到教育室领取了电影票,李爱国骑上自行车便回了四合院。

刚进院子,就被“啪”的一声鞭炮吓了一跳。

天还没黑,张钢柱家的孩子,跟刘光福还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放“小钢炮儿”“二踢脚”了。

一帮小子放了炮,哈哈哈笑着跑开了。

刘光天一边擦鼻子一边拿着“老头花”和“耗子屎”跟在他们后面。

“小钢炮儿”和“二踢脚”是爆竹。

“老头花”和“耗子屎”是这年月的一种烟花。

嗯,它还有一种称呼,叫“刺花”。

“老头花”个头大一些,外形是做成老头儿样的彩色泥人,头顶上有一个用来点燃的窟窿眼儿,跟后世的烟火很像。

点燃的时候,一般要先把“老头花”放在院子中间的地上,然后用香对准它头顶上的引线。

不一会儿,“老头花”肚子里的烟花就直直地向上喷射出来了。

只不过孩子嘛,哪里会老老实实的按照说明书放烟火要是有那玩意的话。

“你们瞧好了,我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迫击炮!”

刘光福拿起“老头花”横在手里面,点燃了引线,冲着张铁蛋瞄准:“铁蛋,你投降不投降?”

呲呲呲.“老头花”的头部冒出烟雾,张铁蛋吓得快哭了。

就在这时候,一只劳保皮鞋从旁边踹过来,鞋尖踹到了刘光福的手腕上。

“老头花”脱手而出,摔在了地上,掉在了墙角。

嗖嗖嗖.明亮的火花从管子中涌出来,就像是一粒粒子弹,射在了墙壁上。

这年月的烟火也很实在,威力很大,竟然在砖头上留下了几个坑洞。

可想而知,这玩意要是射到人身上,即使射不出一个窟窿,也难免会被灼伤。

包括刘光福在内的那群孩子都惊呆了。

李爱国板起脸子说道:“放烟火是件喜庆的事儿,别乱搞。”

几个孩子见李爱国没有发火,都松了口气。

“爱国哥,我不敢了。”刘光福连忙擦擦鼻涕说道。

他知道要是这件事被刘海中知道的话,肯定得挨顿打。

为了买小钢炮和刺花,刘光福可是挨了好几皮带,要是再挨打的话,就吃亏了。

小孩子哪有不调皮的?只不过要注意安全。

在后世,有一张名叫“狼嚎”烟花,带尖,威力特别大,就因为燃放不规范,造成了严重后果。

希望那孩子早日恢复.

李爱国叮嘱了孩子们注意安全后,转身回了家。

此时陈雪茹已经回来了。

正在厨房跟刘大娘还有何雨水,刘岚,梁拉娣忙着做“糖瓜”。

老话说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按过去迷信的说法,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到天庭去述职,同时汇报他所在一家人一年中的善恶功过。

因而这一天,人们要为灶君送行。

而送行的仪式,就是用糖瓜祭祀灶君,用糖瓜封住灶君的嘴巴,让他没办法打小报告。

咳咳,老百姓智慧无穷啊。

所谓的糖瓜。

其实就是用玉米、红薯、大麦为原料制作的糖果,深受大人和孩子们喜欢。

供销社里也有卖,要一块多一斤。

刘大娘是个手巧的精细人,擅长制作糖瓜,所以每年大院的住户都要请刘大娘做一些。

刘岚和梁拉娣估计也是抱着这种想法,才聚到李爱国家里。

“你可算回来了,大娘已经做好了一批,咱家就等着你祭灶了。”陈雪茹见到李爱国回来,连忙把他拉到了厨房里。

怕李爱国不情愿,又小声解释道:“这是老规矩了。”

咱李爱国也不是那种迂腐之人,只是祭灶不影响他作为无神论的信仰。

再者说了,祭灶只能由男人来干。

要是家里没男人的话,还得请隔壁男人代替。

这是咱李爱国无法允许的。

李家的祭灶极为简单。

没有请神像,就是把糖瓜在灶门上烤化,抹在灶门上,意思是灶王爷请吃糖。

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莲子八宝饭,就可以了。

做完这些,李爱国拿起一挂鞭炮来到大院里。

张铁蛋蹲在门口玩,看到了之后,忙冲上来:“爱国叔叔,我帮你放炮吧?”

“给你嘞!”

张铁蛋接过鞭炮,也不用棍子挂着,一手拎着鞭炮一头,一手用香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空气中弥漫着欢快的气息。

一帮人在家里做糖瓜,李爱国回到屋便准备继续肝书。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中午,李爱国刚放下书。

阎解成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爱国哥,机务段通知你出任务了。”

刘大娘正好端了一盘子糖瓜出来,闻言,有些不高兴了。

“爱国连续忙了半个月了,好不容易回家歇一天,今天还是过年,咋就又得出任务呢!”

刘大娘此时已经全然忘记了,此时刘天全和刘地全正在戈壁滩上忙碌。

“大娘,爱国有任务,就让他去吧,今晚上我陪你过年。”陈雪茹忙上来解围。

何雨水也点头:“是啊,爱国哥是干正事儿。”

刘大娘不是糊涂人,就是有点生气罢了。

被劝说了两句,说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爱国,你吃了糖瓜再去。”

看着小孩子一般的刘大娘,李爱国哭笑不得,只能拿起筷子,干掉了一盘子糖瓜。

只不过等到了机务段调度室,发现邢段长也在,李爱国顿时感觉到这次的任务不一般。

邢段长把李爱国,刘清泉和老郑喊到办公室里,关上门之后,才开口道:“具体的情况,都在任务调度书里。等上了司机楼,你们才能拆开档案袋。”

接过密封的档案袋,李爱国重重点头:“段长,你放心,我们保证任务。”

闷罐列车已经经过了检修,正停在站场上。

登上司机楼,刘清泉就好奇的问道:“李司机,赶紧把档案袋拆开啊。”

刺啦

撕掉盖有红戳戳的密封纸,打开袋子里,从里面取出调度单。

昏黄的光线下,铅印的文字娇艳欲滴。

【兹委派131司机组驾驶密字2610次列车,前往五号军供站,运送一批人员,前往南方某基地。】

下面有军供站的详细地址。

刘清泉看得摸不着头脑:“运送人员?啥人啊,用得着拥有十二节车皮的闷罐车?”

“兵。”

李爱国强忍住激动的心情,吐出一个字。

火车冒着黑烟离开机务段。

李爱国庆幸刘大娘的先见之明。

因为任务紧迫,老郑和刘清泉此时还没有吃饭。

邢段长只能让食堂装了一大袋子白面馒头,送给他们在路上当干粮。

司机楼内,看着正大口啃馒头的两人,李爱国嘿嘿一笑,拉动了汽笛。

呜呜呜。

狂吃狂吃狂吃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