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赵记者(2 / 3)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要想在短时间内,将他揪出来,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只是李爱国对刘二峰的详细情况,了解得也许还没有周克多,暂时也没有好办法。

只能先在机务段里对付几天。

溜车事故是前门机务段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意外事故。

第二天。

总局的监察司和安监司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准时来到了前门机务段。

在研究了涉事人员的报告,并且亲赴现场进行了调查后,得出了事故调查结果。

本次事故的直接责任系前门机务段连结员刘二峰在进行调车作业时。

不执行标准化作业。

因为人为疏忽没有在第十二节车厢下放置铁鞋,造成机后第12位至第23位车厢在‰的坡道上发生遛逸。

第五调车组调车组连结员刘二峰身为直接责任人,负主要责任。

第五调车组调车长胡凯悦作为调车作业的负责人,未能及时发现车辆遛逸,未能及时阻止对遛逸车辆的拦停,致使车辆遛逸至2号线上。

本该担负次要责任。

可是胡凯悦在随后拦截溜车的行动中,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列车头,在危险的环境中,完成了连结作业,为阻止溜车立下大功。

因此考虑从轻处罚。

经调查组商议决定。

本次调车事故,前门机务段负全部责任,影响当年安全成绩。

直接责任人刘二峰开除路籍,移交铁道公安部门(因刘二峰外逃,将通知地方和铁道部门,联合进行抓捕。)

次要责任人胡凯悦因为在随后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暂停止调车长职务一个月,扣罚半年生产奖金,扣罚全年安全奖金。

前门机务段段长,副段长,书记,副书记,调度室主任以及跟安全相关的各个部门,分别被处以警告处分。

司机李爱国,副司机刘清泉,司炉工郑经,因为在拦截溜车过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特给于全段点名表扬。

处理结果公布后。

前门机务段全段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这个结果,相比较事故的严重性,可谓是轻之又轻,就跟蚂蚁挠痒一般。

胡凯悦被暂停工作一个月。

一个月后又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加上奖金的损失,也不超过一百块钱。

段领导们受到的警告处分,是所有处分中最轻微的。

警告处分有提醒注意、不致再犯的意思,属于申诫处分。

警告处分期限为6个月。

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不影响以后的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

至于李爱国的司机组,则收获了一次全段点名表扬。

这项殊荣比任何奖励来得都要实在。

更让李爱国想不到的是,在处理结果下来的当天下午,铁道日报的记者在教育室佘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了他的宿舍里。

那记者是女同志,大概二十岁上下的年纪,身穿淡灰色中山装,皮肤白皙,瓜子脸,也能算得上是尖果儿了。

只是她脸上时刻挂着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让李爱国搞不清楚,是不是所有的女记者都是这样的?

只不过此时他也顾不上这些,坦然的冲着站在门口的佘主任和女记者说道:“二位,你们能等一会,让我把衣服先穿上嘛?”

佘主任尴尬的笑笑,替李爱国解围:“赵记者,你也知道,我们一线工人因为工作忙,经常行一天车下来,要累得半死,再加上天气热,工人回到宿舍,就有些不注意形象了。”

赵记者缓缓点头,似乎是赞同佘主任的意见,又似乎是觉得无所谓。

待两人关上门后,李爱国将大裤衩套上,穿上一件白背心,这才拉开了门。

“两位,久等了。”

佘主任带着赵记者进到屋内,看着屋内的摆设稍稍松口气。

比她想象得还要整洁。

被子叠成了豆腐块,牙刷牙膏放在搪瓷缸里摆在窗户台上,墙上糊有几张报纸,脏衣服也洗干净了,晾晒在窗户外的竹竿上,地面上也看不到污渍。

总算是没有给机务段丢脸。

就在下午的时候。

这位赵记者带着总局的介绍信,来到前门机务段教育室,要求对阻拦溜车事故的大功臣,进行采访。

教育室佘主任一边让黄淑芬热情招待,一边回到办公室里跟铁道日报挂了电话,确定赵记者的身份。

这年月虽然民风淳朴,但是冒充记者行骗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

佘主任确定了赵记者的身份后,顿时热情了起来。

要知道铁道日报可是铁道部门发行的官方日报。

在铁道职工中的地位,就跟人人日报差不多。

要是前门机务段能够在报纸上露脸的话,也许可以冲去溜车事故带来的阴霾。

佘主任一番寒暄后,表示立刻将李爱国带到教育室接受赵记者的采访。

赵记者却表示采访要真实可靠,要深入到职工的真实生活中去,要亲自到宿舍采访李爱国。

佘主任虽不清楚赵记者的身份。

不过从她的言谈举止,能猜出她是那种正规大学毕业,然后直接进入报社工作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