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哭笑不得的窘境(2 / 2)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老郑看到旁边的煤不多了,将煤铲靠在旁边,说一句:“正司机同志,你稍等,煤不多了,我去打开煤水车里的阀门。”

“煤水车”,顾名思义,装煤和装水的车厢。

里面存放的是蒸汽机的‘粮食’,一般紧紧挂靠在蒸汽机头后面。

小型蒸汽火车头,没有专一的‘煤水车’,‘粮食’都储备在火车头的夹层中。

像苏制FD型蒸汽机车这种重型蒸汽机,煤水车跟蒸汽机头是一体的。

老郑掏出通用钥匙,捅开煤水车门的瞬间,整个人瞬间呆滞了。

“怎么了?”副司机刘清源感觉到不对劲,站起身问道。

“这里.他.这里他.”

老郑开始语无伦次起来。

“老郑啊,里面是有没穿衣服的小寡妇,还是怎么着,瞅你那熊样!”

刘清泉从椅子上跳下去。

走了过去,顺着老郑的目光看过去。

“这”

他的神情也呆滞了起来。

好家伙。

里面到底是怎么了?

装了核弹头吗?

李爱国看看仪表盘,见各项数据正常,正准备站起身去瞅瞅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脸上身上都粘满了煤灰的年轻人,打着哈欠,从里面走出来。

他的嘴角还挂着涎水,涎水跟煤灰混合在一块,形成了一大片污渍。

尼玛,这货不就是阎解成吗?

李爱国仔细瞅了好几眼,倒吸了一口气。

阎解成举起双手,打了个哈欠,突然意识到不对劲,脸色一变,左右瞅瞅。

突然爆发出一阵凄惨的叫声。

“这是哪里啊?!”

李爱国意识到肯定是出问题了。

看向老郑:“郑师傅,你赶紧去煤水车里.”

老郑也醒悟过来,没等他说完,就大步冲进了煤水车。

片刻之后,再次冲出来的时候,老郑的脸上挂满了惊慌。

“正司机同志,里面没有煤”

轰!

这话就像是一道雷电,在蒸汽机头里炸裂开来。

所有的人都呆滞在了原地,凝固成了一尊尊雕像。

蒸汽机是依靠煤作为动力前进的,要是没有煤那不就得撂在半路了?

李爱国瞪着阎解成问道:“阎解成,到底是怎么回事?”

“爱国哥,我也不知道啊。”阎解成一脸的茫然,用沾满煤灰的手抓挠乱糟糟的头发:“按照车间里的规划,我们上煤小组,下一个要上煤的车头,就是这辆。我有点困.”

阎解成这会处于懵逼状态中,说话颠三倒四的。

不过李爱国还是听明白了。

这辆火车头正停在站场上,准备上煤。

阎解成刚挑了好几吨的煤,累得不行,就想找个地方猫一会。

可是天气炎热,站场上几乎没有遮掩,他就想到了这辆火车头。

于是捅开了煤水车的门,准备睡一会,等会上煤的时候,组长肯定会喊醒他,也不耽误干活。

结果睁开眼,就发现火车头跑了。

一辆正等待添加煤水的火车头,被调度分配成了救援车头。

李爱国微微皱皱眉头,调度室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不过此时并不是追究责任的事情。

要是救援车头撂在了半道里,那么就太丢人了。

更关键的是。

照此下去,火车头的炉膛肯定得熄灭。

在机务段里,蒸汽机车熄炉就是严重事故。

无论缘由,一旦被段里面知道,肯定得挨批评。

这会司炉工老郑和副司机刘清泉的脸色也都难看起来。

他们进入包乘组,行了那么多年车,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

“正司机同志,咱们的煤,就剩下那么一点了”老郑指着煤斗里那摊散煤,心里七上八下的。

李爱国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下达命令:“副司机同志,目前咱们距离最近的站,还有多远。”

“副司机同志!”

李爱国连喊两声,刘清泉这才清醒过来,回到位置上,从挂在上方的夹子里,取出一张站名表。

手指头点在上面,仔细计算一遍,站起身汇报道:“报告正司机同志,最近的站是门头沟站,距离应该在十五公里左右。”

李爱国按照以前计算出的煤炭距离公式,计算了一遍,无奈的叹口气。

剩下的那些煤只有几百斤,压根无法支撑到门口沟站。

不过,现在也没有办法了,只能尽力坚持。

“现在立刻将填煤辆降到最低,不能浪费任何一锹煤!”

“是!”郑师傅连忙将即将填进炉膛中的煤铲子抖了抖,换成半铲子。

李爱国又看向阎解成:“阎解成,煤水车的底部应该还有一些残煤,你给扛过来。”

扛煤,是阎解成的本职工作了。

可是没有工具啊!

“爱国哥,我的扁担和箩筐都没有带。”阎解成怯生生的说道。

当他看到李爱国的目光着落在他身上时,忍不住倒退了一步,双手紧紧抱在胸前。

“爱国哥,你不会是想让我用衣服兜煤吧?”

李爱国本来想的是帽子来着,现在经过阎解成的提醒,眼睛顿时亮了。

阎解成穿的是工装。

这种衣服最大的特点就算是结实,要是袖筒扎起来的话,那就跟麻布袋差不多。

李爱国看着阎解成说道:“解成,现在咱们的火车遇到了困难,你身为机务段的职工,愿意为解决困难,贡献自己的力量吗?”

“费点力量倒是没事儿.关键是,我就这么一件工装,要是磨坏了,我爹肯定批评我。”

“你放心,要是真磨坏了,我向段里面申请,再给你补发一件新的。”

听到这话,阎解成瞪大眼:“真的?”

“我还能骗你?“

“那倒也是.”

阎解成不再犹豫,不再彷徨。

将工装脱了下来,做成麻布袋,然后进到煤水车里,将里面残余的煤运了出来。

只不过,那些煤的数量也不多,很快就消耗殆尽。

火车头的速度越来越低,眼看气压还剩下不到十个,李爱国干脆让郑师傅只要保持炉膛不熄灭就可以了。

郑师傅也明白,炉膛一旦熄灭,想点燃并不容易,按照李爱国的命令,偶尔填一半锹煤。

很快,火车头的速度就近乎于无了,跟汽车的怠速差不多。

刘清泉抽出一根烟,用颤抖的双手划着火柴点上,深深的吸两口:“正司机,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按照他的想法,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派人沿着铁轨前进十几里地。

通过门头沟站跟机务段联系上,让机务段再派出一辆救援列车.

只不过这样一来,他们这些司机和司炉工,就在机务段里出名了。

救援别人,反将自个撂在半道里,丢人啊。

这年代的人们,都有股子拧巴劲头,宁愿吃苦受累,也不愿意低头。

李爱国自然不能在阴沟里翻了车,拿着按名表,皱起眉头问道:“老刘,我记得门头沟站旁边有个小站,站名表上怎么没有显示?”

“是有一个小站,没有名字,是用来转运煤炭的,偶尔也用来给过路的列车添加煤水。因为这个站名表是客运上的,所以就没有。”

刘清泉惊叹李爱国的记忆力。

要不是他当年在沿线跑过,还真不会知道那个小站。

“既然小站可以添加煤水,咱们如果将列车开到小站,那么就不用耽误救援了。”李爱国眉头舒展。

刘清泉皱眉头:“这个想法很好,但是现在火车头已经动弹不得了,咱们总不能下去推火车吧?”

李爱国透过车窗,指了指正在田地里耕田的老黄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