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彪悍的铁道兵(2 / 2)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保证完成组织交给我恩的任务。”

一些救援队的队员此时已经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蔡连长似乎很满意自己的战前动员,大手一挥:“出发!”

在随后的过程中。

蔡连长把铁道兵的彪悍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往营地的狭窄路段。

蔡连长看看后面运送物资的卡车,再看看前方挡路的两块大石头,摸了摸寸短的头发,骂了一句:“格老子的,敢当老汉儿的路,我还你是活腻歪了!”

他大手一挥,指指那两块巨石:“掘进班,给老汉炸了它!”

张总指挥似乎觉得蔡连长是在蛮干,正要上前制止,被李爱国拉住了。

“总指挥同志,铁道兵同志运送来的物资,有几十吨水泥和上百方的沙子,这些物资要是运送不到洞穴口,肯定会大大延误救援。”

“那也不能炸啊?”

“上面规定的?”

“那倒是没有”

张总指挥苦笑着摇摇头,转过身去不再看铁道兵们的野蛮行径。

这哪里是救援啊。

分明就是搞破坏。

所谓的掘进班,其实就是负责打眼放炮的班组。

接到命令后,七八个年轻小伙子,从卡车上跳下来。

抄起8磅大锤,在岩石上叮叮当当了足足上百下,在岩石上面开出一个标准孔。

然后把硝胺炸药埋进去,塞入雷管,点燃引线。

轰。

随着一阵火光,岩石分崩离析。

这还不算完。

又有七八个小伙子从后背上抄出铁铲,对着被爆破的区域,就是一阵的铲铲切切。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

一条平整光滑的道路就完工了。

李爱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蔡同志,修路你们是专业的。”

“那当然!格老子的,哪个敢挡老汉的去路,老汉就铲平它!”

蔡连长似乎习惯了这种粗鲁的说话方式。

想来也是。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人们往往需要用这种原始的粗话,来发泄内心的压力。

就像在战场上发动冲锋的时候,你绝对看不到有人捏着嗓子,‘咿咿呀呀’的唱京剧一样。

还没冲到敌人的阵前,自家的同志都得被你吓跑了。

铁道兵准备得很充足,大大小小的设备,各种材料一应俱全。

开了一个现场会议之后,蔡方顺领着两位技术员测量了洞穴的结构数据,设计出一套方案。

方案上详细的数据,绘制得工工整整的线条,规范的施工条例,连救援队的专家们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现场的任何人,也不能说这群人是大老粗。

“这是应力结构的数据,拱顶弧度为32,由于洞穴上部已经松动,很容易会发生松动。”

“所以我们应该用钢筋网和钢拱架构筑隧道衬砌,然后在挖掘的过程中,用混凝土对顶部进行加固。”

蔡方顺站起身,把方案跟张总指挥解释一遍。

张总指挥诧异的看看李爱国。

这方案跟李爱国设计的一样,只不过当时并没有详细的数据。

跟几位救援队的专家,仔细研究过后,张总指挥手掌拍在桌子上,神情坚毅。

“行,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

“龟儿子们,开整!”

一声令下。

现场所有的单位都忙碌了起来。

蔡方顺指挥铁道兵们在洞穴的顶部搭起了钢构架。

地方上的同志,开始帮助铁道兵们运送水泥沙子,现场搅拌混凝土。

看着密密麻麻的钢管,和堆积得跟小山包似的建筑材料,张总指挥这才明白蔡连长为何一定要炸掉那两块岩石了。

救援队的活计,好比绣花针绣鸳鸯戏水,讲究的是一四两拨千斤。

铁道兵们则是加农炮,山挡炸山,河挡断河。

两个拥有截然不同风格的工种,在蔡连长和张总指挥的共同指挥下,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由于需要加固顶部,现场采取了交替施工的办法。

掘进机挖掘一米的距离,救援队员们撤下来,由铁道兵们对洞穴顶部进行加固。

如此一来,挖掘的速度必然会大大降低。

要想真正打通坍塌的区域,至少还需要两天时间。

李爱国此时已经算是闲人了。

重新担负起调查员的职务,蹲在一块岩石上,注视着下面的情况。

洞穴门口,负责警戒任务的卫兵。

卫兵是蔡方顺带来了,怀抱冲锋枪,目光警惕。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是不长眼的也不敢搞鬼。

李爱国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打个哈欠,犹豫是不是要回营地休息,燕子从外面匆匆走进来。

“小司机,老猫找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