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守村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春麦已熟离别时(2 / 3)

作品:《大明守村人

胡小河里长对自己村子种的地最上心,他负责记账,谁家交多少田赋,称重后送到州里面。

七八十年的人参都是一斤多少钱,很便宜的,下丘村让那边想办法包在湿润的地方送过来继续种。

引水渠里面长草,青蛙躲在草下面,开始打洞了,北方的为冬眠做准备。

往年这个节气能听到蛙声一片,眼下青蛙也少了,只能找小溪、河边繁殖。

机械设备,不管是翻耕还是作物成熟后的收割,百姓要花钱的,租赁费。

里长指挥着人送上菊花茶:“先歇歇,一会儿叫人改小蒸汽机,做成小收割机,帮着收。

被看到的关同知未解释包里放了什么东西,顺着话说:“殿下,今年没有新米了,只有春小麦,马上要收了。

“大暑的时候应该能到地方吧?咱这边确实差不多了,主要是诸位努力呀!”

把原来当地不具备的东西附加给他们的时候,带来的是习惯的改变与负担。

小孩子拿出来两股叉或单股叉来捉,不用手,怕碰到癞蛤蟆。

熟悉这个事情的朱橚点点头:“明年开始,咱能不能引进别的青蛙?铃儿姐。”

“太麻烦,百姓专门养林蛙的成本过高,附近没有山,与寻常的青蛙不同。

今天提前知道干旱情况,村子里不种水稻,太累了,灌不过来的。

“殿下,明日去地里瞧瞧,干旱的时候,人工浇灌不耽误,日照时间长,确实到时候了。”

水稻田里一看就是一群群的蝌蚪,看样子光滑的,是癞蛤蟆,背后有斑点的,才是青蛙,很神奇!

青蛙最喜欢在稻田里产卵,水流平缓,天敌又少,养分充足,蝌蚪从小就吃蜻蜓和蚊子的幼虫。

明年开春后就得到位,这样百姓时间多了,正好为服务行业提供劳动力。

水稻田才是最好的蛙类繁衍的地方,种水稻的地方孩子从小就会叉蛤蟆,癞蛤蟆,既蟾蜍不要,青蛙抓起来回家吃。

一般情况下不会吃,就吃個大腿的肉,其他的全扔,一百个青蛙能卖三五文。

东北那里眼下还不清楚具体情况,消息传来传去的,传消息的人可能对一些事情的理解本身就不一样。

铃儿摇头,涿州大平原,养林蛙付出的成本高,种地才是最好的,机械设备要送来几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