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三条路(1 / 5)

作品:《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慕容达给他出的两条路线,于公于私,慕容达自然都希望太子诃可以鼓起勇气直接叛变将早已失了民心的夸吕杀了,取而代之。

于公来说,吐谷浑需要一个更好的王,更有远见且情绪正常的王,夸吕的行为现在是让人敢怒不敢言,也是因为吐谷浑内部现在人才不足,这么久了就算有反叛也只是小打小闹,他倒是希望吐谷浑出一个像杨坚一样的人,直接取代了夸吕。

于私来说,能把太子诃推上王位,对于慕容达来说是极好的,一旦太子诃上位,自己这个老师加上推动他行事的人必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

再因为其个人与大隋不少人交好,有信心可以通过交流完成两国之间的合谈,到时候自己就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了。

但是在这两条路中间,太子诃选择了第三条路。

接下来的五日时间,吐谷浑王夸吕,亲自整顿大军随时准备和大隋开战。

杨秀本觉得自己威逼之下,吐谷浑人应该不敢妄动,但是没想到吐谷浑王如此的强硬,甚至连一点让步都不让,当即觉得有些愤怒。

“张须陀,我军整备如何?”

“回殿下,军队人心齐,装备整,火器及后续弹药都无虞。”

杨秀大喝:“好,小小吐谷浑想要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真是反了天了。”

此时益州总管长史元岩开口了:“殿下,臣还是觉得先以和谈为好,陛下也是这个意思,能不动干戈的将事情定下方是上上之策。”

作为益州总管长史,元岩法令明肃,吏人称赞,也为杨秀所畏。

杨秀不喜欢元岩这个古板严肃的人,甚至至今都不记得元岩有笑过,但是不得不说,元岩确实是个很好的长史,做事稳妥,高效,很多人都愿意听他的。

元岩不觉得一定得打仗,话一出,杨秀面色就不舒服了,但是元岩依旧直言:“殿下,吐谷浑之夸吕王是个暴戾的人,这些年来本就内部有些动荡,我们加以利用的话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话是好听,但是这样的话杨秀最想要的军功去哪里得?最想要的赫赫威名去哪里取?

杨秀当即说:“非也,吐谷浑人无礼至极,当是得好好教训一番才是。”

此时军营大帐中,一封书信从营帐外传入。

“这是何人书信。”

“回禀殿下,是吐谷浑人派人送来给元长史的。”

一听是给元岩的,杨秀便不打算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