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朕的朝堂怎能容下酒囊饭袋(1 / 5)

作品:《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人生得意须尽欢,仅仅这开篇一句多少畅快潇洒之意在其中,多少少年情绪在其中,若非李白还真是找不出第二人来写这些的橘子。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更是将洒脱之意写尽了,此诗句传出,不知有多少少年郎要用之痛饮一番,当值得一大白。

杨坚心生痛快,但是表情上只是微微一笑,他不用去刻意的赞扬自己的儿子了,群臣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

许久未曾与杨广交流的杨素此时开口说话:“陛下,当请人为殿下之诗词书写,展示到城内外去。”

王隆抚须:“老臣来吧。”

王隆为杨广书写,杨坚则是趁着这个机会,指桑骂槐的对下面人训话。

“年轻人是大隋的将来,特别是入朝为官者,必须谨而慎之,朕的大隋容不下酒囊饭袋。”

此话一出,众人便明白了杨坚今日是极生气的,只是隐而不发,而且他们一句话也回不了,因为杨广压下了满朝的才子。

“记录一下各地察举人,等年节后的第一个早朝,朕要一份各地察举人的名单。”

这是准备秋后算账了,一时间朝堂众臣不知如何是好,这真要算账的话在座许多人都要受到牵连,当然牵连极广的话皇帝必然无法大发雷霆,只能找一些人敲打一番,但是谁又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那些人呢?

“陛下,临时作诗难度极大,非所有人都有晋王殿下这般惊世之才,有好有坏也是正常的,还望陛下宽宥,对年轻人仁慈以待。”

“还望陛下宽宥,对年轻人仁慈以待。”

“还望陛下宽宥,对年轻人仁慈以待。”

许多的臣子一起附和了起来,都是各地的望族,自然得帮着说话。

杨坚稍微缓和了一些:“这群年轻人全是各地察举上来最优秀的人才,便是临时作诗,就算没作好,总得在正常水平之上,你们自己说说方才的这些诗,你瞧的下去吗?”

面对皇帝的质问,一群大臣们纷纷不言,说不上来话了,事实摆在面前。

“博陵崔氏崔忘年做的便很不错,想来是当地层层筛选过选送上来的,这等负责之地朕还要多多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