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巴林(6K22/27)(2 / 5)

作品:《我怎么就成F1车手了?

如果说整个冬测期间赛车的数据不论是误差还是别的什么都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话,那么负责测量和记录轮胎数据的部门就是最摸不着头脑的那个。

因为秦淼的轮胎磨损数据太逆天了,不和其他车队的车手比,就和秦淼的队友老汉比,秦淼的轮胎磨损比老汉的少了30%左右。

这虽然是秦淼有意保胎,而且速度并没有老汉快的结果,但是秦淼的数据看得托托一度以为自己车队今年的赛车开发出了什么黑科技,或者秦淼给倍耐力塞钱了,让他们给秦淼的轮胎特意调整过配方。

但是看过了老汉的轮胎磨损数据之后托托又打消了自己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总而言之,超过4个小时的工作下来,梅奔车队的收获不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部分数据。

同时在秦淼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度过了车队给他的第一重考验。

中午短暂地休息了一会儿,又开了个简短的会议,下午测试继续。

值得一提的是,托托发现秦淼在下午的测试之中逐渐熟悉了W12,速度也是在轮胎和燃油损耗不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快,明显是已经找到了感觉,以及这台车在赛道上的最佳行进路线,圈速也一度爬到了现在总排行榜的第三。

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托托紧急叫停,把秦淼给喊了回来,又是让他慢点,又是给他车上又额外多加了10公斤的配重。

虽然练习赛的排名顶多也就是给人看个乐,但是这个排名多少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其他车队在这个排名上的名次高低无所谓,但是梅奔不能太高。

毕竟现在FIA已经开始对着梅奔动刀子了,在比赛没有正式开始之前,梅奔的形象最好是乖巧一些比较好。

冬测阶段能隐藏多少实力就隐藏多少实力,万万不能出头。

下午四个小时的测试又让梅奔车队获得了计划之中70%的数据,总的来说冬测期间的收获并没有达到预期。

不过这算是非战之罪,因为造成这一切的并不是人员疏忽或者什么环节安排不合理,而是因为今天的巴林有沙尘暴。

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不但赛车没办法达到最佳状态,车手的状态也被这种环境影响,甚至是工作人员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没有办法拿出最佳的精神状态。

这点从秦淼第一次测试的时候只跑了半个小时就大汗淋漓就可以看出来了。

秦淼的驾驶舱在赛道上的时候内部温度十分稳定,基本上就保持在45°左右。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天气确实比较热,空气温度34°赛道温度49°,再加上秦淼发动机的热量传递过来,以及单体壳内基本上聊胜于无的通风环境最终构成了一个桑拿房一般的环境。

说实话,秦淼这段时间真的是又累又开心。

累是因为自己不但需要时不时地进入赛车测试,跑完之后回到P房还得和其他的技师沟通自己在赛车上遇到的问题,以及调整过后感受到的变化。

秦淼基本上就找不到什么可以喘息的机会。

开心是因为驾驶F1赛车确实很爽,比秦淼想象的还要爽。

特别是自己逐渐熟悉了赛车,车队也允许自己解除限制,将线路和速度推得比较极限。

那种被G力拉扯,和G力做对抗,在赛道上飞驰的感觉,是真的妙不可言,比过山车还刺激。

当然了,那一圈的成绩不算好,毕竟秦淼车上40公斤的配重块压着呢。

晚上九点。

秦淼从自己的车上下来,一边与自己的车组成员击掌庆祝今天一天工作的结束,一边摘掉自己身上的装备。

巴林赛道就是这样,不论是F1的正赛还是冬季测试,都是从白天忙到晚上。

最后交接一下工作,与汉密尔顿和托托打了个招呼之后秦淼就带着自己的东西回到了汽车之家。

秦淼今天的工作结束了,梅奔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也结束了。

虽然现在还有不少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冬测最终也就这样了,其他的问题只能回到布拉克利的工厂之后再想办法解决了。

而秦淼才刚刚走出自己车队的P房,准备回到汽车之家叫上秋萌一起回酒店的时候又被正好路过的FOM转播人员逮到了。

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秦淼才离开了围场。

随后两天,秦淼的工作状态基本上也是这样,整个F1的冬测也就在粒粒沙尘之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