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明风不倒,明祚不灭,祭祀、节日、传承,增强华夏归属感认同感(2 / 3)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皇帝打算昆仑封禅回来,根据黄帝纪年来算,景泰五十年,是开元4203年,皇帝要追封4203位,对华夏有突出贡献的人。

这可是大工程啊。

皇帝的意思是,为这4203位英灵,在昆仑山上设庙祭祀,未来每增加一年,就增加上一位,让后人永远记住对华夏英雄。

皇帝毁了别人的文明。

却对自己的文明,视若珍宝。

从景泰五十五年开始,就在民间征集历史上的英杰了,民间反响非常激烈,因为人选太多了。

当年皇帝提出感动华夏英雄人物,和感动大明英雄人物,在民间就引起一片好评。

这几年,年年都办,英雄人物,值得永远铭记。

中枢更是出版了很多英雄传,邀请家,按照历史上的英雄书写,永远传承下去。

今年昆仑山封禅。

明年就开始为英雄立雕像祭祀,截止到景泰五十六年,之前的英雄,都要列入其中。

而昆仑封禅中,皇帝还会立皇帝庙,将历朝历代为华夏做出突出贡献的皇帝,全部放入其中祭祀。

皇帝不列入英雄中,皇帝单独立庙。

朝野上下,竟没人上疏皇帝,认为不该兴师动众云云。

因为这是自己的历史。

皇帝重视自己的历史,这是光荣,天下百姓当与有荣焉。

这样做的政治信号更加明显。

大明疆土太大了,诸族都需要认同感,得为这种认同感,寻找一个根源。

皇帝庙,不能只祭祀中原皇帝,像南越、吐蕃、大理、西夏、室韦、高句丽、朝鲜、倭国、匈奴、突厥、西辽、蒙古等等,这些国家,也属于华夏历史呀,自然也要列入皇帝庙啊。

甚至,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欧洲等地区有作为的皇帝,也可以挑几个功勋卓越的,列入其中,比如亚历山大。

祭祀个几百年,世界认同感就来了。

这样就解释了,大明不是征服者,而是古代世界是一统的,本来就都是华夏古地,华夏支脉互相攻伐,导致各国暂时分开了而已。

如今大明,统一华夏,让各族同胞,回到母亲的怀抱。

所以呀,大明繁荣,是天下的繁荣,是华夏万族的繁荣。

这种先见之明,太子也有。

但他舍不得这么多钱。

就说在昆仑山上修宫殿,要花多少钱?以后维护要花多少钱?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寻根溯源,有必要花这么多钱吗?

皇帝却说有。

为什么蒙古人为大明征战,仅仅因为大明强吗?

不全是。

因为大明朝廷把他们当成人,因为大明把他们当成同胞,因为大明对所有有功之臣,是一视同仁。

看看倭人,近几年出现了十几个侯爵。

倭国为了大明占领世界,死掉了300万人啊。

这几年,明人不停往倭国移民,除了没有直接收复倭国外,倭国已经完全是大明的附庸了。

封几个侯爵,亏吗?

还有臓兵,从雪山往下打印度,臓兵出了多少力?

就说宫中,有多少佛兵拱卫皇帝?

苗瑶彝壮就别说了,他们是南征的主力军,多少人血染疆场,难道不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吗?

大明西征,征召了多少维人、回人,杀得咸海一片白地。

蒙古诸部,为了大明死了几百万人。

难道蒙古人的皇帝,不该入祀吗?

应该!

大明不单单是汉人的大明,是天下各族,蒙古、维、回、臓、苗、瑶、彝、壮、索、朝、倭共同的大明,各族和汉人一样,都是华夏人,享有一样的权力。

景泰五十六年,倭国诞生第一个进士,虽然这个进士是汉人,但也是在倭国土地上长出来的汉人。

各族都有官员在朝中效力,都有兵卒在军中效力。

他们的历史,同属于华夏。

华夏这个概念,必须扩散到全球去,这才是华夏。

大明必须要祭祀。

不止在昆仑山搞祭祀。

皇帝打算封十大名山,每座名山,都要设下祭祀,增强国家认同感。

这十大名山,要散布整个大明,像朝鲜、倭国、缅暹、婆罗洲都要有,让当地人不能脱离大明。

只是第一次封而已,接下来就多封,世界都要封,弄个一百座名山,一百条江河,全世界一起祭祀。

文明不能断,根源不能丢。

为了文化根源。

皇帝还设定了特定节日,国庆、元旦,还有传统节日,皇帝让天下人都过,必须要过。

尤其是过年!

全体华夏40亿人,必须过同一天的除夕,同一天的大年初一!

景泰五十年,皇帝又规定了官方节日,强制放假,除夕和元宵,连放十五天。

清明、端午、中秋、国庆、元旦统一放三天。

像二月二、七夕等放一天。

也是为了促进旅游,也是为了让天下人铭记节日。

至于圣诞、万圣什么的,以及各国的节日,都不是法定节日,私下可以过,但不放假。

一切,都是为了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

“大侄子,换做你是你爷爷今天这般地位,能如他那般,过苦行僧一样的日子吗?”

朱见涯问他:“朝堂上,你爷爷一呼百应,你能如你爷爷那般克制自己,绝不滥用权力吗?”

“全世界,你爷爷一句话,能让全世界崩溃,这是绝对的权柄,换做谁能克制得住呢?”

闻言,朱佑榶微微一怔。

“看似你爷爷对藩国好,何尝不是担心,大明一家独大之后,朝堂昏庸,民间备懒,大好前程前功尽弃。”

“今天这番盛世,是你爷爷一力推动的。”

“他最害怕的,就是眼前盛世是泡沫,一触就破。”

“所以,他极力克制自己,绝不滥用权力,甚至到现在,他都不用权力了。”

“一位千古大帝,晚年能如你爷爷这般,为了天下,宁愿放弃自己,去做一个闲懒太上皇的有几个?”

“你跟你父亲秉政,你爷爷可曾指指点点?”

“别忘了,你爷爷是类于太祖、太宗皇帝那样的千古一帝呀,秦始皇晚年如何,汉武帝晚年如何,唐玄宗晚年又如何?”

“你爷爷的功绩,不比这些千古一帝差。”

“可他是怎么用权力的?”

“大侄子,你没发现,你爷爷一直在怕什么东西吗?正因为这种惧怕,所以他极力克制自己,让自己逐渐淡出朝堂,并扶持你父亲,做他的对手,让他免于昏庸无道。”

朱见涯面露悲凉:“你爷爷老了,他能克制自己,却担心你父亲不能,他登基之后,会不会自骄自满,将千古功业,毁于一旦?”

“所以,他在扶持藩王,扶持几个能和大明打擂台的藩国。”

“让大明永远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只有这样,大明才会诞生明君,才会将大明国祚永远传承下去。”

朱佑榶听完,整个人都傻了。

这一点,他从来没想过。

这个一门心思搞科研的四十一叔,竟看得比他还透彻,果然,他的叔叔们没有一个是庸才。

就连他爷爷一直瞧不上的老爹,其实在天下人眼里,也是个明君,是个很合格的太子。

朱佑榶深深一礼,谢叔父点拨之恩。

“大侄子,这宗主国皇帝不好干,藩国虎视眈眈,谁都想回祖地当皇上,叔叔也不例外。”

朱见涯笑道:“只要你不合格,你四十个叔叔,都可能回来抢你的皇位。”

“记着,做好宗主国的皇帝,这也是你爷爷的意思。”

朱佑榶明白了。

他爷爷最担心大明被异族占领,那么就把世界的异族统统消灭掉,同化成同类。

变成春秋战国,诸国争霸。

大明变成周天子,以后不管谁登上皇位,都是他朱祁钰的子孙,都是大明国祚。

明风不倒,汉祚不灭。

朱佑榶去养心殿领命,他跟老皇帝直说,是四十一叔提点他的。

“倒没想到,老幺不是个糊涂蛋。”

朱祁钰微微点头:“太孙,大明看似繁荣似锦,其实炽烈繁花,现在开放得多么娇艳,死得就会多惨。”

“想让大明这朵花盛开下去,需要朕,需要你,需要你的子孙,英明下去,和天下臣民一起,延续辉煌。”

朱佑榶叩服在地。

老四十一也是个聪明的,若把他放去欧洲,他能行吗?

在魏国。

魏王朱见濬也在为出海口发愁。

景泰五十四年,他从大明借来一块冻土,做北面的战略纵深,都是冻土,皇帝略微犹豫,便同意了。

以托木斯克做垂直线,北面的冻土,送给魏国。

其实皇帝不想给,但太子觉得没必要太吝啬,一块没什么用的冻土罢了,给了就给了。

所以借给魏国二百年,朱见淇签的字,老皇帝没签字。

朱见濬想在印度寻找一个海岛,作为魏国的一块飞地,然后魏国投资,修建一条诸国共管的铁路。

问题是,海岛都封出去了,都是宗室。

他们本来就对分到一块岛屿不满意,都在寻求陆地上的领土呢,哪里肯将自己的岛送给魏国啊。

朱见濬求到皇帝这边来,皇帝给他写信说,寻求飞地,不如和一个沿海国家结盟,利用他国水港便是。

能和魏国结盟的是许国和伊国。

许国占据巴基斯坦和印度卡奇湾的半岛,中间隔着布拉哈汗国、叶尔羌汗国,和一片土人聚集区,就是阿富汗。

阿富汗是大明西征的兵员集中地,这块名义上属于大明,其实是诸国共管。

伊国则是东伊朗,外加阿富汗一块地盘,土库曼,是伊国。

这几年,一直在休养生息。

准确地讲,在等待时机,扩充领土。

和他一样想法的是,封在印度北部的皇十七子宁王朱见淮,他的宁国,和大明乌斯贜接壤,占据尼泊尔,巴基斯坦东部,外加一块阿富汗地盘。

在景泰四十年时,四国达成秘密协议。

先梳理内部,等国力强盛后,就发兵攻打叶尔羌汗国和布拉哈汗国,三国平分两个汗国领土。

印度六王,其他四王,倒是没有北面领土的想法,都不想要一块飞地。

印度六王,除了宁国外,都有出海口,都愿意和大魏合作。

景泰五十六年。

起因是叶尔羌汗国君主萨亦德,在景泰五十五年,病死在行军途中,手下叛乱,萨亦德长子拉失德被杀死,汗国彻底内乱。

景泰五十六年,魏、伊、许、宁四国,分四路,攻打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全靠萨亦德支撑。

萨亦德一死,汗国瞬间分崩离析。

根本架不住四国攻掠。

好在萨亦德这些年,刻意收拢和大明有仇的人,安置在叶尔羌汗国里。

如今奏效了。

闻听大明攻来,叶尔羌内部虽然内乱,但还是给予四国迎头痛击。

景泰五十六年七月,大明参战。

三个月后,叶尔羌汗国被瓜分殆尽,汗国彻底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