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罚吗?(2 / 5)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这件事就定下来。

勋贵不强,早晚被文官吞噬。

文官完全替代武官,绝对不行的。

因为武官是世家,从小就懂兵法,文官是半路出家,对兵法是一知半解,完全靠人命堆经验,这种路子太平年月可以,一旦到了乱世,没人给你时间刷经验的。

但若有能力显著的文官,朱祁钰是乐意让他们掌兵的,比如项忠、韩雍、寇深、原杰、王伟、王来等等,都在掌兵啊。

“去把年富请来。”

朱祁钰背负双手,在殿里溜达。

过了一会,年富进来,行礼后,侧立一侧,不敢打扰皇帝思考。

“年卿,腊月二十九朝会上,您欲言又止,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朕说呀?”

朱祁钰笑道:“是不是对国企有异议呀?”

“真是什么都瞒不住陛下。”

年富叹了口气:“这几天老臣在写一篇思辨文章,准备发表在报刊上,让天下人讨论讨论。”

“老臣总觉得这国企呀,经营者只会往自己口袋里装钱,中枢赚不到多少钱。”

“再说了,中枢若是下场经商,那么就是朝臣下场吞并民间资本的饕餮盛宴。”

“老臣觉得,国企做不起来,反倒中枢官员,全都赚得盆满钵满。”

年富是真不怕得罪人。

因为李贤身体不好,明年就要去三亚养病,首辅位置空悬,而姚夔年纪太大了,这几年身体也不好。

耿九畴也身体不好,户部尚且难以支撑的。

而白圭,又是皇帝老丈人,是没法当首辅的。

首辅的位置,就是他年富的。

除非功劳更大的韩雍回朝,否则他年富稳稳当当的当首辅,执掌中枢。

“年卿,您能和朕说这些,朕很欣慰。”

朱祁钰早就考虑过了。

其实,国企是个诱饵,这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官员们去吃民间的小鱼,最后皇帝出手,吃掉他们,壮大自己。

别忘了,若中枢能年入两亿,那还要皇帝干什么?

利益太大了就是罪。

“朕也在想,在不收购民间产业的情况下,建立新品牌新产业链,是成立国企的一条路。”

这样一来,国企就要几年才能建立成功的。

中枢重臣一定不会选这条路的。

“听朕说完。”

朱祁钰摆摆手:“关于公司,大明是最先进的,同时大明遍地是小品牌,大品牌几乎没有。”

“所以,走捷径就是整合资源,进行垄断。”

“但这种整合,是收购,收购就要连人带设备一起进来,那么人员构成就复杂了。”

“中枢重臣又向来厌商,对商业了解并不多,自然就会被人忽悠,跟着瞎走,最后资产血亏,一分钱都赚不上来。”

“经验,总要花钱买来的嘛。”

朱祁钰笑道:“所以呀,朕说了,只能用五千万本金,要做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大品牌,你觉得钱够吗?”

“所以,经商也要一点点来,吸纳一批懂得做生意的人入朝为官,朕打算再立一院,叫商企院,来执掌国企。”

“从底层慢慢做,不要怕慢。”

“您说的饕餮盛宴,也就不存在了。”

年富明白了,皇帝早就防着这一手呢,等等,皇帝不是防着贪污,而是在等着人贪污,他好大鱼吃小鱼。

看看他成立的品牌,就是想吸纳进来更多的品牌,然后形成合力,成立更大的品牌。

“陛下的意思,老臣明白了。”这是年富的投石问路。

皇帝听进去了,就说明等李贤退下去,就由他顶上来。

“年卿,保重身体啊。”

朱祁钰其实希望年富不要去当这个首辅,年富今年七十九岁了,明年就是八十,比李贤岁数还大。

这几年他身体也不好,但这老头太犟,非要当首辅。

首辅太累了,天下大事,都需要首辅拍板,可见首辅的工作量。

“老臣一生得幸遇到明主,让老臣一展才华,老臣虽死无憾!”年富跪伏在地,老目含泪。

景泰十五年,年富背部生疮,是皇帝派的贴身御医守在身边,把他从鬼门关里救回来了。

他能在湖北打一场震古绝伦的大仗,又能凭督抚之位跃居中枢,都是源自皇帝的绝对信任。

皇帝让他掌兵,给他当政的机会,绝对堪称明主了。

而死前,他只有最后一个梦想,执掌中枢,宰执天下。

皇帝成全他了。

“你是朕的心腹,是朕最重要的重臣啊。”

“大明有今天,是你,是胡濙、是于谦、是王越、是韩雍等等无数人,共同努力换来的。”

朱祁钰把他扶起来:“朕要去昆仑山封禅,把你的名字,你们的名字,全都镌刻在昆仑山上,把你们所有人的功绩,立碑树传,让后人铭记!”

年富痛哭。

送走年富,朱祁钰心里着急,这一代老臣快落幕了。

而后面却没有人能顶上来。

尤其是军中,新生代人才凋零,最出色的就是陶鲁,陶鲁同样有弱点,朱祁钰不看好陶鲁为帅的。

二月初七。

朱见深回京,入宫拜见。

皇帝把重臣都诏来,直言不讳道:“楚王,朕给你一百万大军,务必在三年内,拿下北非,建立楚国。”

朱见深一听这么多兵,神色刚喜,就暗淡下去:“陛下,北非之地属于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雄踞一方,如今正是兵精将凶之时,儿臣没有把握打败他们。”

“儿臣以为楚国建立,起码需要十年。”

这就是选朱见深的原因,没有见到利益就胡吹大气,而是冷静分析。

这才是成大事的人。

“没错,按照正常来说,楚国从无到有,二十年都是少的。”

“可现在局势不一样了。”

“大明愿意放开印度利益,换取奥斯曼帝国的让步。”

“而你占据北非,大明和欧罗巴的贸易,你就是中转站,你该知道,这里面有多大的利润。”

奥斯曼这个中转商,经常脑抽,干点不是人的事。

而这几年,大明垄断印度贸易,让帖木儿和奥斯曼十分不爽,两国就会扮演海盗,打击大明商船。

朱见深却不太高兴,这笔钱一直都是奥斯曼赚的,由他来赚,必然和会奥斯曼帝国撕破脸。

皇帝这是让他去挡枪,挡着欧罗巴和奥斯曼帝国。

这也是分封他在此地的原因。

“一百万大军,朕会派郭登为你执掌。”

一听郭登,朱见深眼睛一亮:“陛下,能否再派一员骑将,儿臣以为陶瑾、神英做事妥帖,能否派给儿臣?”

“不能。”

朱祁钰直接否决:“西北离不开他们,周玺和刘宁派给你,这两个都是名将种子,你用好了,必能成功。”

“还有,第一拨你不必去,朕会派郭登先去打下根据地,然后你再登陆。”

“朕会给你备好军械、农具、种子,然后一批批人往上运。”

“但你要注意,大明的军械、种子、农具都是秘密,不允许外泄,只要你楚国可以用,一旦外泄被朕得知,朕就削了你的王位!”

朱见深吓了一跳,跪伏在地,连说不敢。

他也是懵的,军械保护好了可以,其他东西有什么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