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体(2 / 5)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毕竟耿九畴、王越,都是有名的美男子。

他家的女孩朱祁钰都看过了,都是极美的,而且腹有诗书,都是懂事的孩子。

“奇了怪了,长相普通,家世普通,那哪一点吸引了太子?”朱祁钰来了兴趣。

这恰恰说明这个女子极为出色。

唐皇后苦笑:“臣妾特意去看了,此女谈不上极美之资,中人而已。”

“但臣妾看了,却觉得甚是逞心。”

“她出口成章,在内书堂、女书堂里皆任教习,她仅仅十四岁,和太子同龄。”

冯孝已经把档案送过来了。

“皇爷,奴婢对这位杨先生颇有印象。”

“她十二岁入宫,入宫第三个月就在内书堂里任教习。”

“太监们交口称赞,都尊称她一声先生。”

“尔后就被调入女书堂里任教习。”

“而内书堂的太监,有不懂的地方,还会去找她请教。”

“她虽是官宦人家女儿,却不曾瞧不起太监,说话和颜悦色,有难题皆细心解答,从不觉得烦闷,也不持才傲物,嫌弃别人蠢笨。”

“是以在太监中口碑极好,很多向学的太监,都愿意奉她为师。”

“因为口碑太好,景泰二十二年,又把她请回内书堂任教。”

“她就身兼两职,两边任教,她教过的宫娥,都说她学问好。”

“就连翰林院里的先生,有时也自叹不如,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如杨先生。”

听完冯孝说的,朱祁钰皱眉:“宫中出了个女先生,怎么没人禀报给朕呢?”

“皇爷,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自然不敢惊动您。”冯孝回禀,这件事确实是小事,朝野上下有才能的人太多了,民间更多,若人人都让皇帝知道,皇帝不得累死啊。

朱祁钰打开卷宗,竟然记录了这个杨先生的诗词。

一个女子,能得称一声先生,比男子难一万倍。

可见其人文学素养。

“这是十四岁女孩写出来的?”朱祁钰震惊不已,这是哪一位大才啊?

“回皇爷,这是做不得假的,宫中皆有证人。”

朱祁钰惊讶地看向唐皇后:“你看过了吗?”

唐皇后接过来,顿觉惊艳:“臣妾知道她有本事,却不知有这般本事。”

“本以为,被宫中称一句女先生,已经是了不得的了。”

“如今看完她的诗作,臣妾顿觉自己空活百岁。”

朱祁钰凝眉:“杨春,成都府新都人。”

“皇爷,是景泰二十一年恩科录取的进士。”

冯孝回禀:“杨春是景泰十七年,被征召入新益州为吏的,一步步升上来的。”

“太子和她发展到哪一步了?”朱祁钰问。

“发展什么呀?”

“太子见人家,如高山仰止,连话都不敢说过呢。”

“朝臣给太子布置了那么多功课,太子连见人家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唐皇后表示无奈,多少觉得儿子有点丢人。

他爹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娶了三个了,她和景泰帝就是十三岁成婚的,整整侍奉三十二年。

别看宫娥都在宫中侍奉皇帝,但皇帝的成年儿子,决不允许在宫中乱来。

这一点上,上到太后,下到嫔妃都很清楚,决不许皇子提前破了身子,那会短寿的。

所以各宫侍奉的宫娥,都是以太监和老姑姑为主,皇子走路也不许随便乱看,更不许宫娥勾引皇子,一经发现直接杖毙。

反正这么些年,没发生过这种烂事。

虽然从法理上讲,后宫的宫娥都属于皇帝的待用品,但朱祁钰强征官宦女子入宫,就打破了这一点。

再说了,他只有一个人,应付几万个女子,这是找死吧。

他在女书堂里的教本里也这样告诉宫娥们的,女子有恋爱的权力,有选择婚姻的权力。

他甚至把后宫变成大型相亲现场,放任让她们偷着去瞧瞧那些侍卫,看谁好了,两家有意,他便下旨赐婚。

此事在前朝被口诛笔伐,朱祁钰并不在乎,鼓励宫娥读书,鼓励宫娥相亲。

他坚持认为,自己选择的才是能称心的,也能好好过一辈子。

“单相思啊?丢人!”

朱祁钰撇撇嘴:“这位杨先生才十四岁,才华就如此惊人,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调教的好,说不定能成为大明李清照。”

“人家找婆家,肯定得找一个同等诗才的相公,能看上太子吗?”

这话把唐皇后气得够呛:“女诗才就不成亲了?”

“李清照找的赵明诚就是什么旷世诗才了?”

“再说了,淇儿是太子,未来的皇帝,她还挑三拣四的?”

她哆嗦地指着皇帝:“你你你,你气死我了,有你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吗?”

然后插着两肋坐在椅子上大喘气。

“岔气儿了?”朱祁钰就随口一说,谁知道唐皇后跳脚了。

“不用你管!”

唐皇后是真生气了:“她再有诗才,让她当太子妃还不愿意啊?我儿自幼习文练武,勤奋苦读,哪点配不上她了?”

“我、我不求你,我去求太后,请太后做主!”

朱祁钰把她按住:“这么大火气干什么啊?”

“你说话太气人了!凭什么看不上我儿子呀!”

唐皇后瞪着眼睛,又觉得两肋疼:“你拍着良心说,我儿子哪点不优秀?要身高有身高,要模样有模样,习文练武,连先生们都说我儿子未来是个好君王!是个好太子!”

朱祁钰幽幽道:“今年年富打断了几根戒尺啊?”

唐皇后顿时噎住了,支吾道:“都是老四和老五顽皮,他是哥哥,自然要帮着弟弟挨打。”

“他俩顽皮,人家功课落下了吗?不顽皮的那个,功课怎么样啊?”

“太子厉害,却把年富气得跳脚说不教了,是朕好说歹说,才留住人家教你儿子,这叫未来的好君王?”

“于谦一身本事,宁愿带棺材里,都不愿意教他,这叫好太子?”

“皇后,别给太子贴金了。”

“老夫老妻的,你还跟朕打马虎眼?”

朱祁钰道:“若非是朕的儿子,这个杨氏估计都不会看他一眼的。”

“他今年也十四,要是也能写出这样一首诗来。”

“别说去提亲,就是让朕给他抢亲,朕都去得!朕给他抢两个,不,抢五个都行!”

唐皇后抬腿就走,不跟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