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这是朕的大明(2 / 5)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说不过人家就耍无赖,朱祁钰惯用技能。

“陛下,既然臣等支持您,就不能因噎废食,总能想出万全之策的!”何乔新磕头。

他跟别人不一样,他爹何文渊是皇帝的人,他又是皇帝身边近臣,家族富贵都牵系皇帝身上呢。

“臣也认为,事在人为,终究有解决的办法。”彭韶苦笑。

疆域太大了,管不住的。

现在哄着皇帝而已。

丘濬道:“臣以为,可行分封制,将新省份分封给诸王,让诸王来管。”

显然这个诸王,是皇帝的十几个大儿子。

“皇子年幼,可先建王府,让朝臣代管,等皇子成年后便就藩。”

丘濬的办法,是现在的唯一解决之道。

设外藩,让皇子去当王。

其实还是国中国,想实控,必须得有火车。

“丘先生,难道您还想重演靖难之役吗?”彭韶觉得这是烂招。

“这是唯一的办法。”

看着三人吵起来,朱祁钰发现,今天议的不是这件事啊,被他们带歪了。

“诸卿,听尔等的意思,好似这些省份摇摇欲坠了似的,朕还在呢,丢不了的。”

当年唐明皇也这样想的,结果呢?

朱祁钰炸毛了:“朕老年也会昏聩不堪吗?”

问题是这三位胆子都不小,竟然谁也说话,仿佛就是说:会的!

朱祁钰被气到了:“朕早晚被你们几个小人气得昏庸暴戾。”

“届时请陛下先杀臣!”彭韶这个愣头青,重重磕头。

“滚!”

朱祁钰缓了半天,又觉得可笑,不跟他们置气:

“朕今年才而立之年,等朕昏聩,起码要二十年后吧,这些外省,终究还在大明二十年吧?”

“难道二十年内,还想不到让这些外省变成内省吗?”

“说来说去,就是距离产生的问题。”

“只要缩短天下的距离,那些外省,最后只能烂在大明这口锅里。”

就缺火车。

见皇帝没生气。

彭韶胆子更大了:“若陛下昏聩,而无人劝谏陛下,请陛下诛尽都察院、监察司!”

“你想气死朕不成?”

本来都揭过去了,彭韶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

朱祁钰却看彭韶几人顺眼:“罢了,朕昏聩之前,应该会把你们都杀光了,朕也不跟几个死人计较了。”

“彭韶,那你说朕现在是不是明君?”

彭韶恭恭敬敬磕头:“陛下勤政爱民,任贤革新。奉大统为圣,又虚怀若谷,内政修明,权略善战,乃如唐太宗般明君!”

“既然朕现在还是明君,那你们还不趁着朕忠厚仁恕的时候,为国尽忠?”

彭韶竟翻个白眼,哪个好词儿都能形容您,唯独忠厚仁恕不行,您这些年杀了多少人啊?心里没数吗?

“臣等愿为陛下鞠躬尽瘁。”彭韶等人磕头。

朱祁钰性格分明,优点很大,缺点同样巨大。

刚愎多疑,阴狠凶厉,未达目的不择手段,表面爱民实则爱权,而且特别怕死。

“那就说回军中的问题。”朱祁钰心中有数,只要火车出现,就能缩短距离。

他已经建立了科学院,诏天下人才入院,点科技树了,只剩下时间问题。

只要他活得够久,还没有昏聩,就能把外省变成内地的。

所以他要开采石油,用沥青建造驰道,天下都修,缩短天下的距离。

“臣不赞成北军南下去老柬抢功。”何乔新直接道。

丘濬、彭韶也不赞成。

但朱祁钰却在想,调一批北军去也无妨,北军战斗力够强,做事肯定比江南百姓更利索。

像老挝,没有几座城池,都是散居在村子里的,有的地方道路极为难走,有的则在山林附近。

调北军去,能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问题。

毕竟这些都是大明精锐。

打发走他们三个,又把胡濙请来。

“老臣觉得,调北军比招百姓强,毕竟这些要移民的,对中枢多有怨怼,一旦给他们发放武器,老柬之地怕是永无宁日啊。”

胡濙担心这些人会在当地做大,脱离大明统治。

“调吧,让于康带兵去!”

皇帝拍板。

选于康,主要是于康有屠城经验,本想让杨信去的,奈何胡濙认为皇帝身边的将领太少,需要杨信拱卫。

朱祁钰把杨信诏入宫中,安抚一番。

调北军二十万南下入老柬,赚钱去喽。

此刻。

项忠坐镇琉球,派出多名使者,带着礼物出使倭国各个势力,主要想在倭国征兵。

琉球王对项忠毕恭毕敬,毕竟这位天使的官职有点高。

项忠为渤海水师总兵官,掌十五万水师。

还有一个很高的文勋,正二品正治上卿。

项忠驻入琉球期间,帮助琉球击败了数次倭寇扰边,让琉球王尚德王见识到了大明水师的能力。

听说这样的水师,高达七十万!

琉球人本来没有姓氏,是大明赐给他们的姓氏,而如今在琉球掌权的,主要是太祖皇帝恩准入琉球的福建三十六姓。

琉球很小,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项忠入琉球之后,架船转了一圈,发觉此地不愧叫万国津梁,东西贸易都要经过此地,还是挟制倭国的战略要冲。

北面是对马岛,南面是琉球,倭国就如夹心饼干一样被夹在中间。

他没入倭国,主要是垂涎这片地方。

听说郭登三人打下了柬埔寨,他若说服琉球并入大明,功劳肯定比梁珤要高。

梁珤真郁闷,被皇帝闲置多年,转为水师,本以为会在倭寇上发光发热,结果倭寇被招降了,他只能去开拓宝州府去了。

项忠帮琉球收回几座被倭寇侵占的岛屿,展示明军的强大。

琉球好吃好喝供着明军,而明军太多,几天就把琉球吃穷了,项忠带来三万大军,几百船礼物。

赐给琉球的不多,赐给倭国各大势力的很多,主要是在人家地盘上征兵。

项忠驻跸琉球二十天,尚德王去找项忠哭诉,求大明支援些粮食。

“王上,天兵在琉球一应用度,本官自会结算,无须下国掏钱。”项忠语气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