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景泰九年大总结,君臣无时不在斗(1.6万)(2 / 4)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家都心知肚明,问题是皇帝嘴快呀,动不动就减税,当初为了化土为汉,蠲免税赋没有问题,遇到灾情蠲免税赋也没有问题。

可是,皇帝现在动不动就蠲免税赋,再免下去,等十年后,就一粒米都收不上来了。

“陛下,耿尚书所言甚是,请陛下谨慎。”姚夔跪在地上。

彭时、岳正也跪在地上:“请陛下收回成命!”

“微臣知道陛下爱民之心,但请陛下为国朝考虑,请陛下收回成命!”王复跪在地上。

朝臣陆陆续续全都跪在地上。

连于谦、孙原贞也跪在了地上。

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干了什么荒唐事。

殊不知皇帝要免税,朝臣不同意,你们不该山呼万岁吗?画风不对呀。

“诸卿,如果朕说,朕减了就不打算再收了,你们信吗?”朱祁钰小声道。

难道他不知道,今年不收,明年就收不上来了的道理吗?

可是,他非要这样做。

不是为了邀买人心,而是用农业倒推工业化发展。

把大明逼入绝境,能不想办法吗?南宋为什么富庶,刘汉为什么富庶?不就是逼得没辙,不得不发展商业吗?

这是兵行险着,但朱祁钰有信心,只要攻占了倭国,银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再说农业税。

看看现代社会,还收农业税吗?不止不收,还给农补,非常害怕百姓不种地。

商品社会和农业社会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在打压商业,就是担心吃不饱肚子。

现代社会为什么不打压了呢?

因为机械化,土地上用不了这么多人了,必须得把人送去工业流水线,但又得吃饭呀,所以给补贴鼓励百姓种地。

朱祁钰在大力发展商业呀,经商赚的钱肯定比百姓刨地赚得多,所以百姓更愿意去经商,做小生意。

皇帝就免税,把百姓栓在地里。

想从小农经济,平稳过渡到商品经济,有一个必然的过程,就是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除了中国外,全靠血腥抢夺。

他也是想,通过农业倒推工业化的进程。

当然了,重要是他有底气。

他知道海外有多少银山,大明又有能力开采这些银山,他有了足够的钱做底气,为什么不强推商品经济快速到来呢?

商品经济来了,才会推动工业革命。

还有一点,他可以靠大量奴隶,为大明种地,这是大英路线了。

“陛下,您这是要干什么呀?”耿九畴瞠目结舌。

“都起来,听朕慢慢说。”

朱祁钰从御座上走下来:“朕近来在读元史,大元靠商业,就足够支撑财政。”

见耿九畴反驳,朱祁钰微微下压手:“朕确实想效仿,但很清楚一点,大明不是大元,效仿不了的。”

“年前叶盛上了奏章,奏章里说,在渤泥国,有一处银山,遍地是银子啊。”

“朕在想一件事,如果朕把银山搬回大明,大明就不缺钱了呀,朕收农业税干什么呢?”

“耿九畴,你是户部尚书,你给朕算笔账,大明财政银约一千万两,朕派人去银山,搬一千万两回来,你说说,哪个容易?”

耿九畴觉得这里不对劲,但说不上来。

姚夔却道:“陛下,只有钱没有物,只会导致银子不值钱呀。”

朱祁钰发现姚夔不好忽悠呀。

还懂劳动和价值的关系呢。

“姚卿,中枢只是没收税而已,但百姓却在劳作呀,他们生产出来的就是东西呀,朕可以用这个钱去买他们生产的东西呀。”

“这、这是谬论呀。”姚夔却说不出名词来。

“姚夔,朕再问你呀,大明管着六千万人口,用这六千万人供养着大明朝廷。”

“朕去外面抓一千万奴隶,让他们夜以继日地给朕工作。”

“不用一千万,就找五百万奴隶。”

“玩命用他们,姚夔你给朕算算,是他们给朕出产的东西多呢,还是六千万百姓出的东西多呢?”

朱祁钰笑眯眯问。

姚夔摊摊手:“陛下呀,咱们是天朝上国呀,岂能总欺负下国野民呢!”

“你也说了,他们是下国野民,那给朕劳作,是不是天经地义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臣莫非王臣,这六千万人是朕的子民,那五百万是不是朕的子民。”

“姚夔,你告诉朕!朕说的对不对?”

朱祁钰又歪楼了!

关键朝臣被说得哑口无言。

从法理来说,天下百姓,别管哪国的,只要喘气儿的,都是朱祁钰的子民,他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没毛病。

百姓只是纳税,奴隶玩命干啥也不要,当然奴隶赚钱呀。

姚夔摆明了说不过皇帝:“陛下,老臣请丘濬入宫!”

“哈哈哈!”

朱祁钰大笑:“邢国公,您说说,朕说对不对?”

于谦拱手不语。

“所以呀,耿卿,眼睛不必放在那点农业税上,朕看不上那点小钱。”

朱祁钰道:“朕喜欢去把搬银山回来,制作几百亿枚银币,花个几百年也花不完。”

“陛下,您就算有钱,哪来的粮食呀?”耿九畴又问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

朱祁钰哈哈大笑:“朕花钱去买!难道民间会不卖给朕吗?”

朝臣都不懂经济,跟皇帝说的都不在一个频率上。

“还请陛下切莫直接放开免税之策,要一点点来,循序渐进,最好在五十年内,彻底免税。”

耿九畴只能拖,回去就学,非得把皇帝辩倒。

让皇帝不许免税。

大明发生了很有趣的一幕。

以前是百官把民生疾苦挂在嘴边,现在百官求着皇帝别免税了,再免下去大明就没了。

“依耿卿的。”

朱祁钰也不犟嘴,反正他心血来潮就免税,让朝臣干瞪眼。

“方才诸卿没让朕把话说完。”

“农业税蠲免,商税就要增加呀。”

“年后列出个单子,把农税该纳的钱,转移到商税头上,之前下旨免的税,按照年限算,到了年限,立刻开收。”

朝臣一听,微微松了口气。

要是皇帝彻底不收税了,那才是脑袋坏了呢。

“陛下圣明!”

何时百官求着皇帝收税了呢?

百官竟觉得有些羞耻。

朱祁钰大笑:“来人,呈上来!”

太监呈着一个托盘进来,红布罩着。

“方才被打断了。”

朱祁钰走下御座,亲手揭开红布,是三个巨型卷轴。

“打开来!”

一个太监将卷轴竖立,另一个太监徐徐打开,一张布局奇怪的地图,展现在百官面前。

这是彩色的大明地图!

用现代涂鸦地图的方式,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字也是横字,区域划分却非常清晰,轮廓明确。

“这、这是?”朝臣都被花花绿绿的地图看呆了。

朱祁钰平时看的地图也是黑白的!

还都是竖字,看得朱祁钰头晕眼花,幸好地图够大,否则他眼睛都得看瞎了。

这回用上彩色涂鸦的方式,用现代方式画地图。

舒服多了。

落款处,写着景泰九年,恩赐大功者……

名字留白。

“诸卿且看,这是大明地图!”

朝鲜、交趾、哈密,赫然在其中!

很显然,皇帝早就估计好了,所以派针工局,早早就绣上了。

其实不是,这是后加的。

地图变大了而已,难不倒宫中手艺精湛的绣工。

于谦靠得近,发现金色的地带,是用黄金丝绣的,银色的是银丝,这样一幅地图,价值千金。

“这三幅地图,朕要赐给今年,功劳最大的三个人!”

朱祁钰声音传来:“这第一幅,朕要赐给王越!”

“王越鲸吞朝鲜,功标青史,丰功伟绩,景泰九年,第一大大功,朕以为当属王越!”

朝臣对王越获得第一幅地图,颇有微词。

王越并未完全囊括朝鲜,如今朝鲜还在战争,还有变数,此时赐下怕谁有反复呀,届时岂不打了皇帝的脸?

问题是,不满也得憋着。

这是赏赐,总不能朝臣亲自上场,和皇帝讨价还价吧?脸总是要的。

“这第二幅,朕要赐给朱英。”

“山东在朱英两年治下,已然成为桃园之地,乐土之省,朱英功不可没。”

“所以,这幅地图,赐给朱英!”

朱祁钰要把朱英当做品牌一样树立起来,让天下督抚去学他。

朕不管民间如何,朕就要看到政绩。

“第三幅地图,朕要赐给金忠。”

“别看金忠是太监,但犁平江西,功大莫焉,中枢能顺利银币改革,金忠是首功。”

“虽是内侍,但该赏赐的就是要赏赐!”

“这第三幅地图,赐给金忠!”

这一幅地图,是最没有争议的。

因为金忠给中枢弄来了两亿多银子呀,如今又去南直隶搞钱了,这样一位财神爷,得捧着点。

如今这三人都不在京中。

加绣名字后,全部赐到他们家中,并下圣旨,告诉他们本人。

“去年朕给文臣赐了玉雕,今年的玉雕,和去年的不一样,朕以玉米为形状,命人雕刻成的玉雕。”

“呈上来!”

太监呈上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三个玉米形状的精致玉雕。

玉雕上有一行小字:景泰九年,于朝有大功之文官。

“其实,今年该赐下玉雕的文官很多,如热河的李秉、王恕,宁夏的原杰,甘肃的寇深,宣镇的王来、龚永吉、轩輗,辽宁的李贤,朝鲜的程信、罗绮,山东的朱英、项忠,江南的张凤,江西的马瑾,两湖的年富、韩雍,两广的薛瑄、薛远,交趾的夏埙、边永、潘本愚,贵州的李匡,都有资格!”

朱祁钰说出这些名字,都是今年立下大功的。

“这是地方的,中枢的诸位,耿卿、白卿、姚卿、王卿等等,全都有资格竞争这三个名额。”

“朕都想锻造五十个玉雕了。”

“诸卿今年做的,朕看在眼里,甚是满意。”

“但既然立下了规矩,就要遵循规矩,从诸多名臣中,遴选出三位,今年功劳最大的。”

朝臣心里有点紧张,但总感觉跟自己关系不大呀。

竞争压力太大了。

今年做出功绩的官员实在太多了。

“这第一尊玉雕,朕要赐给今年苦劳最大的白圭!”

白圭哽咽要哭。

去年本该属于他的,却赐给了耿九畴。

今年终于轮到他了。

他跪伏在地,双手高捧。

皇帝双手将玉雕,放在他手掌心。

“白卿,礼部的担子重呀,你要为朝堂继续担起来。”朱祁钰拍拍他的肩膀。

玉雕是玉米形状的,一颗颗玉米粒,整齐错落排序,雕工精湛,最重要的是价值。

上面写着,景泰九年,文臣中功劳第一。

名字没有,还要等御赐之后,雕工添上。

这些东西,哪怕有一天抄家灭族,这东西也不会被收回的,这才是能传万世的东西。

“这第二尊,要赐给寇深!”

“寇深治理甘肃、宁夏,颇有功绩,又随军吞并哈密,功劳之大,朕认为功德无量!”

文臣互相不服气,寇深是借着地势的光,哈密那么弱,换谁去,都能平定的。

朱祁钰则道:“第三尊,则要赐给……”

白圭和寇深,他很早就想好了。

但第三尊,却有两个人选,项忠和程信。

程信策划朝鲜夺门之变,是收复朝鲜的第二大功。

项忠,是辅佐朱英大治山东的功臣,同时又在率兵在海上清扫倭寇,关键此人精通水战、骑战、步战,是个全才,以后还要大用呢,应当收买。

“赐给程信!”

“程信出使朝鲜近两年,影响朝鲜局势,为女真兵入朝提供机会,又策划夺门之变,为大明收复朝鲜,创造机会。”

“其人之功,当得起这第三尊玉雕!”

朱祁钰还有一层想法,他要拉拢迎复派。

如今迎复派在地方抬头,比如徐珵、程信、罗绮、丰庆、薛远、廖庄等人,都曾是朱祁镇的党羽。

如今都被重用了。

所以,他需要告诉迎复派,朕胸襟宽广,不拘一格用人才。

为了做正事,他极力制造宽松的政治环境,隐藏自己的阴鸷心思,为了理想而让步。

索性就一步让到底。

让天下人看看,朕朱祁钰是有容人之量的。

朝臣对这个人选都感到惊异,转瞬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这是要拉拢迎复派了。

皇帝再用迎复派,也在告诉其他臣子,朕只要能力,不问其他。

甚至告诉天下臣子,只要你有能力,朕就会启用你,无论你曾经做过什么。

很多朝臣倍感失望。

都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却得不到皇帝的青睐。

“诸卿所做所为,朕皆看在眼里,尔等今年做的都非常好,地方督抚做的朕也很满意,地方官员,做的也非常好。”

朱祁钰鼓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