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朝鲜版夺门之变,献朝鲜于陛下!(2 / 5)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明军来了,他们反而有些小失望,明将根本就不用他们。

更大的失望,在后面呢。

李满住没屠城。

明军反而开始屠城!

郑古塔关闭城门之后,下达命令,允许鞑靼兵,进入高门大院抢掠,并允许屠城!

平壤这座城池,对朝鲜的政治意义太大了。

不屠城,难以控制。

而且,此地易守难攻,建在险要地势上,明军兵力很少,只有两万人,想彻底控制平壤以北,根本不现实。

所以,王越给郑古塔的最后一道命令。

是控制平壤之后,放任兵卒抢掠,并适当屠城!

郑古塔不懂什么适当。

直接开屠。

反正屠城这活,是鞑靼人的传统技艺,天生就会,还非常擅长。

整个平壤,陷入极致的恐惧之中。

高门大户被打破,凶悍的鞑靼兵进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但真正祸乱平壤的,反而是朝鲜百姓,他们觉得是发财的机会,都出来跟着鞑靼兵抢,互相杀。

整个平壤彻底乱起来。

郑古塔坐在朝鲜官员尸体之上:“传令各军,不许点火,不许烧城!所有抢掠所得,归属个人!”

他很清楚,这是王越一石二鸟之计。

屠城平壤,消耗鞑靼兵。

他是大明伯爵,可不在乎鞑靼兵的死活呀。

反正死了还会补充,担心什么。

打破平壤的大功,肯定会被赐下世券,他儿子就有着落了。

不能烧毁平壤城,一旦烧毁,他们可就就得住野地了,万一女真兵回来,他们就傻眼了。

把人杀光了,城池留下。

这时,有属下献上几个美人,都是高门大户的美人,郑古塔乐呵呵享受去了。

平壤攻克的消息,传到王越手中。

王越微微松了口气,目光看向安州。

“传令,攻打安州、顺川、平城、顺安四城!”

这是往平壤方向走的四座城池,打通去平壤的道路。

同时,他给李贤写信,请求李贤增兵一万,一万汉兵,全要步军,守备城池之用,并转运守城器械、粮食。

消息传到沈阳。

李贤不敢耽误,立刻清点一万兵卒,开赴朝鲜,守备城池。

同时,将王越占领平壤的消息,传入中枢。

汉城。

程信和罗绮,已经策反了权擥。

权擥羊狠狼贪、蚂蝗见血,贪婪到了极致,他独子权健被抓,他竟然还和程信讨价还价,谈到了一个很高的筹码。

大明要将安东府封给他,裂土封侯。

他认为,大明会虽对朝鲜之土垂涎欲滴,但他要的地方,是比较贫瘠的土地,在半岛的东部边陲,和对马岛隔海相望。

并且,他还想当李弘暐的相父,让李弘暐将国政托付在他手中。

程信当时都想撕票了。

“彦实,权擥如饿虎吞羊,当速战速决,慢则生变。”

罗绮老持稳重,担心权擥拿着这边的筹码,去和李瑈去谈。

程信也觉得权擥不靠谱。

立刻发动。

程信再和权擥接触,定在八月二十四,就是后天,权擥先背出李弘暐,再由权擥、韩确手中家丁,外加一百明军,攻入景福宫。

景福宫是朝鲜五宫之首,王宫得名于《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中“景福”二字。

规制是王府规制,建成后,大明还派人来检查来着,看看有没有违制的情况。

权擥却有所犹豫:“区区二百人,如何成事?”

“唐太宗以不足百人而功成,方有贞观之治!”

程信厉声道:“唐明皇以数百人发动唐隆政变,方开创开元之世!”

“吾等手上有二百人,多是忠诚军队,如何不能成事?”

“权擥,你若再犹豫,被朝鲜王上得知,吾等是大明天官,朝鲜王可不敢随意处置!”

“可你的荣华富贵可就没了!”

权擥也是熟读史书,知道唐太宗和唐明皇的,都是叛乱起家的皇帝。

问题是他不是皇帝呀!

还要扶持李弘暐,他也就当个权臣!

最好当司马懿。

而夺门之变,在这个时空都没有好下场,大明的夺门之变,太上皇变成了倭郡王,安南的夺门之变,才几个月黎宜民就被杀了。

他真的后悔了,为什么要听明使的挑唆呀。

儿子死了就死了呗,他还有孙子呢!

“权大人,您可还想裂土封王?”

程信笑道:“只要你打开宫门,一切交给本使便是。”

权擥还在犹豫。

程信压低声音道:“本使再告诉你一条消息,我大明天兵已经南下了,此时打到了安州,随时能入驻平壤。”

猛地,权擥满脸恐惧。

一旦他跟程信翻脸,等大明天兵来的时候,必然诛杀他权擥!

可他不敢杀程信啊。

杀了程信,没法跟大明交代,到时候大明皇帝震怒,杀他九族都是轻的。

权擥自知没有选择,哭丧着脸道:“都听您的还不行吗?”

日子定在明天。

八月二十四。

李瑈没心思处置奏章,汉城外城已经被攻破了,李满住的长子古纳哈非常英勇,率兵仅攻打汉城四十七天,就攻破了两座瓮城、外城。

晚间,李瑈头疼。

宣了太医入宫诊治,正诊治的时候,忽然有太监急匆匆进来:“陛下,不好了,建春门被打开了!”

“打开就打开了,关上便是,只要不是女真人打进来就行。”

李瑈说完,自己都愣住了:“你说什么?建春门被谁打开了?”

“回陛下,可能是贼军!”太监也不清楚。

建春门是景福宫东门。

景福宫四门,光化门是正门。

因为外城被攻克,李瑈把禁卫派出去守内城,宫内略显空虚。

猛地,李瑈站起来:“太上皇呢?”

李弘暐已经复辟过一次了!

这次会不会又是他?

太监也不知道。

“立刻传旨,诏禁卫回宫戍卫!”

李瑈也顾不得头疼了,让太监伺候穿衣服,要先藏起来。

幸好,汉城被围时,他就提前做了准备,在宫里挖了地道,能在地下藏起来,等着风波过去即可。

罗绮、程信率领着明军,从建春门进入王宫。

并没遇到什么阻力。

冲入康宁殿,结果并没找到李瑈,甚至交泰殿中的皇后,也消失了。

罗绮抓几个小太监问,一问才得知,皇帝已经带着妃嫔、王子,钻进地道里了。

那地道通往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庆熙宫,全是岔路,如迷宫一般,没有地图进去就出不来。

谁也不知道皇帝跑哪去了。

罗绮和程信对视一眼,都觉得坏了。

李瑈偷偷挖地道,这件事他们大明使臣并不知道呀,权擥也没告诉他们。

权擥这个脑残,如此重要的信息竟然没交代。

“先对外宣称朝鲜王驾崩,让宫里先乱起来。”程信当机立断。

已经做到这一步了,总不能撤走吧?

这个时候,权擥背着李弘暐,也进了勤政殿,请李弘暐登上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