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槽你娘的,你们两个是徐达的串种吧?(1.4万)(2 / 5)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当机立断,放下所有事物,立刻返回南京坐镇。

同时,他给任礼和王诚、胡豅写信,请他们立刻率兵驰援南京城。

而且,给李震严令,立刻回防南京,不许有一瞬间的耽误,即便有兵卒深入滁州,也要暂且带回一部分回防,用最快的速度,抵达南京,若敢慢一步,处斩李震!

他并没有给王竑写信,也没有亲自去持王命旗牌去调兵,因为他和王竑有默契。

他是名正言顺的南直隶督抚,又没和南京诸臣撕破脸,所以由他回去坐镇,理所应当。

王竑应该会拿王命旗牌去请援兵,也会用最快的速度抵达南京的!

希望还来得及!

张凤写完信,立刻骑快马赶往渡口上船,用最快的速度返回南京。

而南京城,尚且歌舞升平,繁荣依旧。

殊不知,近在咫尺的扬中岛上,盘踞着五万余倭寇,正在虎视眈眈。

他们在等风向。

倭寇的船,简陋的只是用几块板拼凑起来的,只能顺风而行,逆风就会翻船。

而从扬中岛入南京城,顺风的话三四个时辰罢了。

只要风向变了,倭寇就会立刻出现在南京城下。

但若有心人,就会发现问题。

南京城外的很多大户人家,开始关闭庄门,寻地转移,一些在城内做生意的,也说去乡下庄子养病。

繁华下的南京城,却充斥着一种诡异气息。

小民走街串巷贩卖,大族正在悄悄往城外迁移。

恰逢宋伟战败的消息传来。

南京朝堂上下万分震动。

松江府死多少人跟他们没关系,可宋伟却率领南京城的精锐去救援松江府,宋伟大败,岂不是戍卫南京城的兵卒没了吗?

南京城怎么办?

南京诸臣已经吵开花了。

被宋伟任命为南京代留守的魏国公和定国公吵得更加激烈。

定国公认为应该关闭城门,令城内军队进行防守,防备倭寇入城。

魏国公则持不同意见,认为应该从外地调兵,拱卫南京,而南直隶正在往外地运送流民,不宜打断。

“流民对朝堂心有戚戚,贸然打断移民进程,反而会让流民更加恐惧,若流民聚众造反,南京城顷刻崩溃!”

徐承宗头戴裹额,这是陈舞阳给揍的。

但不妨碍他执掌南京权柄,此刻整个南京城,全在他手里。

“移民重要?还是南京安危重要?”

徐永宁质问道:“那万一倭寇从长江口长驱直入,攻破南京呢?”

“怎么可能?”

徐承宗理由很充分:“崇明岛已经被宋守备夺回来了,并在上面修建了工事。”

“就算是倭寇长驱直入,咱们再关闭城门,也为时不晚。”

“反而当务之急,是从各地调兵,防备南京城!”

他认为关闭城门不着急。

徐永宁却据理力争:“哪怕有一丝危机,也该防患于未然。”

“宋守备将南京城托付给吾等,吾等哪怕豁出性命,也要誓守南京城!”

“我定国公府与南京共存亡,南京失我定国公府全族死绝!”

陈舞阳不是质疑他的忠心吗?

他现在就要和南京共存亡,告诉天下人,他定国公忠义无双!

徐承宗叹了口气:“本国公爱国之心,昭昭可见,宋守备将南京城托付给我,我一刻都不敢安枕!”

“莫说城破,哪怕是能用我魏国公府的性命,换取倭寇退兵,我徐承宗,也是愿意的!”

徐承宗环顾群臣,谁敢说我魏国公不忠心?

南京上下讨论个没完。

宋伟又犯下一个大错误,将一件事托付给两个人。

导致讨论不休,却迟迟做不出决策。

而城外,风向却变了!

一艘艘简易的木头船,逆江而行,顺风而下。

江都附近的商旅,纷纷遭到木头船的袭击,整片江面登时大乱。

而丹徒城外的岛屿,皆有精兵驻守。

并都设有墩台,互相协防南京,又有狼烟台给南京传信。

发现倭寇朝着南京方向而来时,立刻燃起烽烟。

南京城的鼓楼兵卒看到了狼烟,立刻向在吏部的定国公等人禀报。

“坏了,倭寇竟然进了内河!”

堂中顿时十分慌乱。

以前执掌南京政坛的重臣,都被调去了中枢,南京各部人手都是新上来的,没经过大事。

本来还剩下程通、程宪等几个老臣,但都被王竑给杀了。

如今南京群臣,群龙无首,都是酒囊饭袋,根本议不出一个结果来。

定国公和魏国公又吵了起来。

定国公认为应该立刻关闭城门。

魏国公却认为,应该先派人去求助,请张凤回来坐镇!

“徐永宁,伱会打仗吗?你懂守城吗?”

徐承宗厉喝:“你什么都不懂,城池谁来守?关闭了城池,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有什么用?”

“难道就眼睁睁等着倭寇进城屠杀吗?”

徐永宁置疑他:“魏国公,你如此和本国公唱反调,意欲何为?”

“什么唱反调,本公也是宋守备留下的留守,凭什么不能发表意见?难道本公的意见有错吗?”

徐承宗据理力争。

“哼?你徐承宗扪心自问,你说的话能自圆其说吗?你难道还没窝藏祸心吗?”徐永宁讥讽道。

“你血口喷人!”

徐承宗眼珠子直接就红了:“我魏国公对大明忠心耿耿,对陛下绝无二心,你徐永宁为何要污蔑本国公?”

“倭寇近在咫尺,你为何不许关闭城门?”徐永宁不甘示弱,瞪着徐承宗。

有官员劝阻,结果被两个人怒目而视,异口同声:“闭嘴!”

“本公何时不许关城门了?”

“只是问你,关闭了城门又如何?只是束手就擒罢了!”

“现在应该立刻派人出去求救,请张凤回来坐镇南京城!”

“你到底懂不懂本公的意思呀!”

徐承宗暴跳如雷。

徐永宁冷笑:“本国公看你,别有二心!”

“放屁!”

徐承宗气得发狂,额头上的绷带染血:“我先祖中山王,被陛下迎入武庙!我魏国公一脉,受世代皇恩,哪来的二心?”

“哼,本国公祖上何尝不是中山王呢?”

徐永宁冷笑:“但是,你的近祖是谁?哼,当年他可是和太宗皇帝作对呀!”

徐承宗登时凝固住了。

魏国公和定国公虽都出自徐达一脉,但徐达两个儿子,两个选择,当今皇帝是和定国公一脉更亲近的。

徐辉祖,那可是让太宗皇帝恨的牙痒痒的家伙,他这一支的爵位,来得可不容易。

“看看你额头上的伤,都是陈舞阳打的!”

“你一定会陛下心有怨念,所以才处处掣肘于我,就是想拖延时间,放倭寇入城!”

“你徐承宗私通倭寇,其罪当诛!”

徐永宁像是发现了徐承宗的秘密,大声嚷嚷:“徐承宗,我徐永宁活着一天,就不许你祸国殃民!”

嘭!

话音方落。

徐承宗却疯了似的冲过来,一拳轰在徐永宁的脸上:“你他娘的胡说八道!”

“我魏国公府对陛下矢忠不二,陛下让我徐承宗死,我徐承宗绝无二话,立刻饮鸩自尽!”

“你徐永宁又是什么好东西吗?”

“你小妾家族在和州做尽坏事,可你还在包庇你那小妾!”

“反倒是你,才是私通倭寇,放倭寇入南京城的罪魁祸首!”

“大明的叛臣,是你!定国公,徐永宁!”

徐承宗疯了似的打徐永宁。

徐永宁也不甘示弱,鲤鱼打挺,把徐承宗掀翻,骑在身下,老拳狠狠轰在他的脸上:“放屁!”

“我先祖为太宗皇帝而死,我定国公一脉,为圣上所青睐!”

“怎么可能叛变大明呢?”

徐永宁往死里打徐承宗。

徐承宗不停惨叫。

群臣都慌了,倭寇近在咫尺,掌权的人竟然互相殴打谩骂,全然没有管南京城死活的意思。

“两位国公,不要打了,不要打了!”

有文臣去拉架。

结果也被两个人一顿老拳。

魏国公和定国公在吏部正堂之中打成一团,全然没有管倭寇的意思。

城外示警。

南京城毫无反应。

反倒是百姓看到狼烟之后,四散逃命而去,城门还在开着呢。

南京守备府的留守官员,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却闻听城中做主的定国公和魏国公竟然在殴打对方。

而倭寇越来越近。

南京城门再不关闭,就来不及了。

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去青.楼找陈舞阳。

陈舞阳正在醉生梦死之中。

他厌烦了南直隶的日子,拳脚难以展开,反而处处受制,若皇爷坐镇南直隶,看我陈舞阳把南直隶给掀开。

可惜了,张凤胆小怕事,王竑做事狠辣又不太绝,反而留下一些尾巴。

那宋伟更是愚蠢。

竟将南京城托付给两个不忠之徒!

那两个人,是南直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会跟钱过不去?

王竑做事,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岁孩子都知道,王竑是来南直隶索钱的。

又杀头又要钱的,南直隶士绅会干看着?一点都没反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