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陛下,才是大明的天!(2 / 4)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朱祁钰明白怎么回事了。

“如今市面煤价几何?”朱祁钰问。

“回陛下,煤的价格是所有薪柴中最低的,倘若陛下放开山西煤矿,任由开采,价格还会下降!”

耿九畴的意思是,若黑煤能取代木头,薪柴问题就解决了。

山西煤矿,开采权在朝堂手里,但不在皇帝手里。

如果黑煤取代木头,成为新燃料,煤矿价格暴增,该如何能利益最大化呢?

朱祁钰斟酌。

此时,石贵打发人买回来一包黑煤。

让人点燃,果然浓烟滚滚。

耿九畴看向皇帝,看吧,微臣没说谎吧?

“冯孝,去,打盆水来。”

朝臣以为皇帝要灭了黑煤呢,立刻说:“陛下,烧个一会,浓烟就散去了。”

小太监打来一桶水。

朱祁钰让人把煤丢进水里,洗一洗。

“晾干后,再烧,看看有没有浓烟了。”

朝臣一愣。

胡濙反应最快:“陛下的意思是,黑煤产生的浓烟,是黑煤外的附着物引起的,只要洗掉附着物,就没有浓烟了?”

“老太傅聪敏,就是如此。”

朱祁钰笑道。

朝臣将信将疑,这可能吗?

“把黑煤放到太阳下晾晒,朕和诸卿讨论完事后,再点燃试试。”朱祁钰进了养心殿。

进殿,落座后。

“树木肯定不能砍了,不止不能砍,还要大规模种树!”

朱祁钰认真道:“一旦解决了薪柴问题,所种树木就不许砍伐。”

“陛下所言甚是,京畿年年刮大风,就今年因大风殒命者多达百人。”

胡濙道:“老臣仍记得,永乐朝刚迁都至此时,郁郁葱葱,漫山遍野全是树木,如今树木安在?”

保护水土,是一个亘古难题。

从汉朝始,汉人就用保护水土的先例,但关中被异族蹂躏残破,中原也被异族搞烂。

大明接手一个烂摊子啊。

又供养大明权贵。

五十年不到,燕山已经见不到一株成材的树木了。

“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建设,永远是历史看不到的。

真正让历史铭记的,永远是秦皇汉武这样的天骄,有谁知道,秦始皇奋六世余烈,但那六代君主的名字,谁会记得呢?

保护水土,绝对是个福泽后世的大事。

“皇爷,黑煤晒干了。”冯孝禀报。

石贵把黑煤砸碎了,这样晒起来快。

“走,诸卿去看看。”

朱祁钰率领群臣出殿,让人点燃。

奇怪的是,这次竟然没冒烟!

又把几个渣滓全都点燃,都没冒烟。

“天降祥瑞啊!”

耿九畴匍匐在地上:“陛下圣神文武,苍天眷顾,给我大明带来如此取暖圣物,臣替百姓,万谢陛下!”

朝臣全都跪在地上。

乾清宫伺候的宫人全都跪下,奉承话一箩筐。

“都起来吧。”

朱祁钰笑道:“有煤还不够,还需要取暖用的炉子。”

“陛下,微臣会组织民间匠人,研究火炉。”耿九畴大包大揽。

这是生意啊。

制成之后,户部就能多一笔进项。

白圭也跟着抢。

制造火炉方面,大明可深得精髓。

因为权贵喜欢各式各样的炭火炉,稍微改造就能变成煤火炉。

“各部都可研制,能卖多少,看伱们的本事了,所赚的部里留一半,剩下的给官员发福利。”

朱祁钰走进养心殿:“今年宫中也用黑煤取暖。”

“陛下,宫中不急用,民间先用几年,看看是否安全,宫中再行采用。”于谦认真道。

朝臣全都反对,认为安全最重要。

朱祁钰只能听从:“诸卿,既然这煤能替代薪柴,煤矿可就值钱了。”

“陛下当恢复太祖祖制!”

洪武朝,矿山属于朝堂,大部分由朝堂开采,少部分由有实力的富户开采,但要征收每三十分取其二的税赋。

“朕不是太祖啊。”

“太祖在时,这大明上下,谁敢说个不字,谁敢糊弄他老人家。”

“朕没那个能力。”

朱祁钰直截了当道:“朕打算将矿山,该卖的卖,该赏的赏,皇家占一份股即可。”

“陛下!”

胡濙疾声道:“矿山乃国之大事,如何能卖掉呢?”

耿九畴、白圭也坚决反对。

“陛下,若民间掌握了煤、铁、盐,可就有能力造反了!”

王竑阴恻恻道:“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不可不防!”

于谦也认为卖掉矿山,是饮鸩止渴。

“诸卿莫急,听朕说完。”

“就说山西的煤矿,由朝堂开采,能落到户部的钱,能有多少?”

“中间层层侵吞,到朕手上,又剩几何?”

“这些年,中枢下旨,不许矿山开采,可是挡住了吗?”

“就说刚刚买回来的媒,哪来的?”

“禁矿令十几年了,朕从未允许过开采矿山,可煤是哪来的?总不能是自己蹦出来的吧?”

朱祁钰笑道:“挡是挡不住的。”

“不如朕直接卖掉。”

他摆摆手,示意朝臣听他说完:“以十年为期,十年签订一次契约,一次性支付十年的开采钱。”

“中枢还要十抽二的方式收税,以开采量估算出税钱,中枢每年都派人去计算、估算矿山里有多少存储,按照存储计算出税钱,多退少补。”

“今年先卖煤矿。”

“全国探明的煤矿,全都卖掉!”

“没探明的,谁敢私采,诛九族,举报者奖励一万两银子!”

朱祁钰致力于私有制。

人,都有私心,不是自己的东西,谁会那么卖命干呢?

而且,要鼓励竞争,不能保护。

温室里的花朵是长不大的。

朝臣还是没法接受卖掉矿山。

“陛下,放开煤矿,得一时之利,却会丢掉百年之计。”胡濙十分悲观。

“老太傅,您还没算明白一笔账。”

朱祁钰笑道:“矿山是宝,但开采是要花钱的,朝堂如果下场经营生意,还像话吗?”

这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能好才怪呢。

“可也不能卖掉矿山呀,朝政又不是缺钱到了极致。”胡濙还是接受不了。

耿九畴却笑道:“老太傅,陛下是调动矿山的积极性,给百姓一条赚钱的生计。”

胡濙摆摆手,他听不进去。

“陛下,那矿山收入该如何分?”耿九畴问。

“你倒是脑筋转得快,惦记上这钱了?”

朱祁钰笑道。

耿九畴傻笑。

朱祁钰让冯孝换茶,给朝臣都换一杯。

“由宫中和前朝设一个矿藏司,隶属于……”

看着朝臣眼馋的样子。

朱祁钰笑道:“设在户部下,卖矿所得,户部和内帑各占一半。”

“微臣谢陛下隆恩!”

耿九畴没想到啊,这馅饼也太大了吧,能直接砸死他。

他以为,要大部分归内帑呢。

“内帑里的一半,再拆分五成,朕要一成的钱,四成则留着矿,朕要赏给功臣。”

“修改大明律,赏赐的矿山,是永久性的,除非革爵,否则不许以任何方式收回。”

朱祁钰认真道。

这是要鼓励勋贵,为皇帝卖命。

“陛下,如今卖煤矿,银矿、铁矿是否也出售?”于谦比较担心这件事。

“暂时不出售,银矿、铁矿和铜矿,都不对外出售。”

“任何私采之人,诛九族!”

朱祁钰暂时不能放开银山。

“陛下圣明!”朝臣跪地高呼。

卖掉煤矿可以接受,但卖掉银铁铜可就要出大事了。

“陛下,那今年是否派人去砍柴?”耿九畴问。

“不必了。”

朱祁钰道:“矿藏司立刻组建起来,然后召集商贾,把山西的煤矿先卖了,令他们快速开采,今年民间就用黑煤取暖。”

“阁部重臣带个头,朕会让宗室也带头的,除宫中外,不许烧木炭。”

“让黑煤尽快推广起来。”

“微臣遵旨!”耿九畴跪地。

“价格方面,第一年酌情减免,毕竟商贾也要试试水,等下一个十年,才是赚大钱的时候。”

朱祁钰还在思考,这些他培养起来的商贾,以后形成财团,后世之君该如何应对呢?

能像他一样,想杀就杀吗?

又商量一会,朱祁钰把他们打发走。

“去把董赐宣来。”

朱祁钰认为到变革的时候了。

而在江西。

金忠刚刚收到圣旨。

但手中兵力捉襟见肘,他和杨信商量:“能否快速扩军?”

“督公,扩军容易,但征召的都是江西人,能靠得住吗?”杨信也被皇帝的圣旨惊到了。

足见皇帝之震怒。

费鹤家里抄出了两千万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