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朕不杀人,心里难受,去把和张瑾有姻亲的都杀光!(2 / 4)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如今天下飘摇,边境在打仗,京中防卫空虚,尤其宫中、漠北王府绝对不能出乱子。

将一场风波消匿于无形,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冯孝小跑着回宫。

“皇太后何时这么好说话了?”

朱祁钰眯着眼:“她不就想让朕名声尽毁,承载着千古骂名嘛?”

“张瑾激怒朕,让朕向天下承认暴戾的一面。”

“让天下人看清楚,朕就是暴君。”

“那朕就残暴给你们看!”

“去,把和张瑾有姻亲的,都杀了!”

噗通!

冯孝跪在地上:“请皇爷息怒!”

“勋臣树大根深,各家彼此联姻,形成一体。”

“您若是迁怒姻亲,恐怕会引起勋臣反弹。”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求皇爷冷静下来!”

没错。

勋臣之间互相联姻,互为一体。

甚至皇帝也愿意将公主嫁给勋臣,以笼络这个群体。

本来,朱祁钰杀了彭城伯和惠安伯,就已经让勋臣震怖了,再杀下去,会导致爵位不值钱的。

这件事的政治影响更大、更恶劣。

张瑾微不足道,死了就死了,但绝对不能扩大化了。

“怎么朕拿回了皇权,反而处处掣肘了呢?”

朱祁钰满脸颓然:“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

“勋臣不能杀,文官不能动。”

“朕的火找谁发?”

“你们吗?”

难怪以前的皇帝喜欢杀太监,因为皇帝无能,只能杀近侍泄愤。

“若皇爷心中有火,请杀奴婢!”冯孝磕头。

“屁!”

朱祁钰恼怒:“你们都是忠心的,朕若杀了你们,岂不是非不分?当朕真是昏君?”

“冯孝,你说朕这个皇帝,怎么越当越窝囊了呢?”

“难怪先帝不理朝政,一心去玩。”

“这天下,管得是真累啊!”

冯孝感同身受:“只要皇爷诞下龙嗣,一切就迎刃而解。”

“是啊!”

“前些年朕为了子嗣,天天用药,结果还是没有。”

“朕最大的弱点,就是没儿子啊!”

朱祁钰十分颓废,但眸中杀意爆棚。

朕没有,凭什么你们都有呢?

却在这时。

门外的秦成跪在门口禀报:“皇爷,胡太傅求见。”

“宣进来。”朱祁钰面容阴冷。

不杀人,他心里难受。

胡濙小心翼翼进来,迎面看到了皇帝眼中的杀意,心里咯噔一下。

赶紧跪下行礼。

朱祁钰却没让他站起来,过了良久,才道:“老太傅为谁求情来了?”

“老臣是解陛下忧虑来的!”胡濙轻声道。

朱祁钰撑开眼皮:“张瑾说的没错。”

“朕没儿子,早晚都是孤家寡人。”

“他没骂错,还不如趁早,将皇位还给有儿子的漠北王。”

“省着被后人戳脊梁骨,骂朕鸠占鹊巢。”

“您说对吗?”

怎么又来了?

胡濙苦笑:“陛下身体康健,必然能诞下龙嗣。”

“你能保证?”

胡濙满脸苦涩。

他来,是为了弥合皇帝和百官心中的裂缝。

自然要满足皇帝的心思。

“老臣可保证陛下必能诞下龙嗣!”胡濙能说什么,敢说什么?

朱祁钰冷笑两声。

“老臣是医者,日日为陛下诊脉,知道陛下身体康健,体壮如牛,没有任何问题。”

胡濙捡好听话说。

“身体康健又有什么用?没儿子,就是朕的死穴。”

“刚才皇太后一袭素衣,披头散发,来质疑朕。”

朱祁钰叹了口气:“老太傅,朕和你说句实话。”

“这皇帝朕当够了,当大明的家,为天下人的生计操心,夙兴夜寐,早生华发。”

“但没人理解朕,只会非议朕,辱骂朕,怨怼朕。”

“朕累了,太累了。”

朱祁钰又闭上眼睛,充满疲惫。

“妇寺不得干政!此乃太祖祖训!”

胡濙掷地有声道:“哪怕圣母乃陛下嫡母,乃天下太后,但是,也不能坏了规矩,请陛下重罚孙氏!”

他旗帜鲜明地站在皇帝这边。

“嫡母也是母,朕不敢背负不孝的恶名!”

朱祁钰十分憋屈:“但孙氏,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家要什么,朕没给赏赐给他们?”

“孙继宗只是会昌伯,但朕封他侯爵,赐下世券!”

“您说他家配吗?”

“战功真能和侯爵媲美吗?”

“不就靠着皇太后嘛!”

“朕这个做儿子的,仁至义尽。”

“可孙绍宗是怎么报答朕的?”

“他在宫内,却私通宫外。”

“他要干什么?”

“要谋朝篡位吗?”

“老太傅,您说,朕不该处罚他吗?”

“杀了他,是不是处罚得太轻了?”

“哼!”

“朕只是杀了他,尚未动孙氏呢,皇太后便坐不住了。”

“朕是庶子承嗣大统,嫡母是朕的天,朕哪敢忤逆啊!”

“现在天下就戳朕的脊梁骨!”

“等朕百年后,太子继位,朕岂不被后世史书骂死啊!”

“与其当得这么累,干脆退位让贤。”

朱祁钰不停叹息:“老太傅,这皇帝,朕真的当够了。”

“远不如当郕王时痛快。”

“真的。”

朱祁钰假惺惺地沾沾眼泪。

胡濙明白了,皇帝想处置孙氏,但又不想亲自开口,坏了亲戚之情,就让胡濙来背锅。

“明日老臣便请全体朝臣上书,严惩孙氏!还天下朗朗乾坤!”胡濙掷地有声。

“老太傅忧国忧民,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

朱祁钰叹了口气:“但孙氏……”

“算了吧。”

“到时候太后再闹起来,朕这个做儿子的,该怎么收场?”

“算了算了!”

胡濙瞪大眼睛。

您的意思,让我们上书废了太后?

您可真敢想啊!

还不如您直接让太后暴毙,来得更痛快些。

但皇帝不会脏了自己的手。

“陛下,会昌侯一门,老臣必定给陛下一个说法!”

胡濙不断妥协。

因为文官得了便宜,皇帝正在气头上,把他惹怒了,掀了桌子,把那些暗中搞事的文官都杀了,到时候还不便宜了勋贵?

他现在是拿勋贵做人情,倒霉的是勋贵,跟文官有什么关系?

偏偏勋贵又是皇帝的基本盘,让皇帝自己难受去。

这也是个小坑。

“罢了,不提这事。”

“朕不顾亲戚之情,以峻法处置了彭城伯、惠安伯满门,天下人必然骂朕刻薄寡恩。”

“皇祖母在地下,是否也在骂朕这个不孝孙儿,太过无情了呢?”

“这名声吧,朕可以不要,但不孝皇祖母的恶名,朕怕是担不起啊。”

朱祁钰幽幽道:“朕这法统来自于先帝,先帝来自于仁宗皇帝,你说说。朕该怎么收场?”

法统和名声。

这是皇帝坐着的龙椅四角中的两个角。

两角塌了,他这皇位就坐不稳。

“陛下,唐宗宋祖有好名声吗?”

“但千百年过去,后人只记得他们的煌煌功业!”

“汉高汉武,何尝又有好名声?”

胡濙坦然道:“名声又有何益?不过庸人自扰!”

“太祖、太宗杀人如麻,现在可有人敢骂?”

“陛下呀,您应该把心思放在功业上,放在朝政上,什么名声根本就不重要。”

可皇帝不点头,不允他起来。

说明没说到他的心坎儿里。

皇帝想让他接着说。

“名声是把双刃剑。”

胡濙咬牙道:“陛下有好名声时,做事束手束脚,不能全力施为,是要顾及名声的;”

“如今陛下身背恶名,便无须顾及,随心行事便可。”

“而陛下的法统,的确来自先帝,来自仁宗皇帝,但和张氏没有任何关系。”

“若论亲疏远近,您才是先诚孝皇后亲孙。”

“那孙氏享受了三代富贵,如今犯了大错,正是寿终正寝的时候!”

“老臣愿联名上书陛下,请杀张氏满门!”

胡濙掷地有声。

为了消解皇帝的心结,他不惜一切。

朱祁钰眼睛一亮:“那朕要杀掉张瑾所有姻亲,可否?”

“可!”

胡濙废话没有。

您想杀谁便杀谁!老臣一概遵命!

“老太傅!朕有你,方能走到今日!朕方知岁月并不蹉跎啊!”朱祁钰一把抓住胡濙,将他扶起来。

算过关了!

胡濙额头上全是汗水,后背都被浸透了。

他真害怕,皇帝会变成彻头彻尾的暴君,带着大明去死。

“朕被张氏算计,被孙家欺负,皇太后又看朕的笑话。”

“朕以为朕真的是孤家寡人。”

朱祁钰动情道:“却不想,朕的身边还有你这样的良臣良佐,朕知足了!”

这话的意思是,真要杀光张瑾亲属?

那打击面实在太大了!

大半个勋臣都要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