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谁能使大明变强,为朕所用,朕就允其富贵!(2 / 4)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所以朝堂数次下旨,令近海百姓内迁,但百姓要讨生活的,不是朝堂下旨,他们就会放弃海边的捕鱼业。

这样一来,就频频遭遇海盗屠杀。

若再惹怒了佛郎机,惹得佛郎机杀过来,大明本就不富裕的海军,再一战被打崩了,他如何再建海军?

唉,多么怀念永乐时代啊。

大明海军天下第一!

正想着,胡濙进来叩见。

“老太傅请起,快赐座。”朱祁钰简单描述了一番,特意说了一句佛郎机火器比大明先进。

胡濙大吃一惊,斩钉截铁摇头:“不可能!”

“大明火器世界第一,怎么可能被佛郎机人压过呢?”

“陛下肯定被宵小骗了,肯定是。”

胡濙绝对不信,又要说佛郎机地狭人稀,乃小国也云云。

“老太傅,大明的海船,能从遥远的泰西,行驶数万里,来到大明吗?”朱祁钰问他。

“郑和时代便能。”

胡濙满脸荣光:“郑和下西洋时,那一艘艘宝船,简直吓傻了那些国王,沿岸百姓都对着宝船叩拜,以为是神仙来了。”

“老太傅,郑和到泰西了吗?”朱祁钰问。

胡濙僵住了:“那、那是因为货物已经装满了,不能继续远航了,没必要走那么远。”

朱祁钰还在笑:“郑和的确是能,但是老太傅,如今这个时代还能吗?”

胡濙不说话了,慢慢低下了头。

确实不能了,曾经的宝船已经被侵蚀了,不能再远航了,正统年间曾经下过西洋,但没走多远便无疾而终了。

他仍兀自强硬道:“那佛郎机的火器,也不如大明。”

“正好,那亚玛士被去了势,留在宫中伺候。”

“老太傅不信,可以诏他来问问。”

朱祁钰叹了口气:“老太傅,您是从永乐朝过来的,见识过煌煌大明,心里有一口傲气在。”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大明火器数十年未有进步,库房里的火铳,还是永乐朝制造的呢。”

“可这佛郎机人,正在环游世界,您说说,他们是不是国力最强盛的时候?”

这话胡濙认。

郑和为何能七下西洋?不就是因为大明国力鼎盛,朝堂愿意支付巨额的远航费用嘛。

“而佛郎机只是弹丸小国。”

朱祁钰问:“他们凭什么支撑船队远洋航行呢?”

胡濙怔住了。

真的是细思极恐。

岂不是说,佛郎机的国力,已经超过永乐朝了吗?

其实朱祁钰偷换了概念,郑和下西洋是什么规模?佛郎机船队是什么规模?

而且,佛郎机人是自由出海,不是皇室供应资金、军队、钱粮出海,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

在佛郎机发现美洲白银前,未必是世界第一。

但发现了美洲白银的佛郎机,妥妥的世界第一,能用钱把世界买下来。

要趁早占下美洲,就算不能独吞,也要和佛郎机人均分,起码要占一份利益。

“所以朕想打这一仗,把他们船上的火器扣下来。”

“送去军器局,令军器局仿造。”

“但朕不得不考虑,如何防备佛郎机人报复。”

朱祁钰把担忧说出来。

胡濙还沉浸在佛郎机强盛的震惊之中。

过了良久,叹了口气,眸光锐利如刀:“陛下,佛郎机虽与大明远隔万里之遥,但不可不防备,其国如蒙元一般,从西往东打,那后果不堪设想。”

胡濙是典型的陆地霸主思维。

曾经的永乐大帝,也动过西征的念头,奈何漠北不灭,如何西征?

所以他下意识以为,佛郎机人可能凭借强大的武力东征。

那大明就有危险了。

其实,时代变了,观念也该改变了。

佛郎机只想做海上霸主,对陆地霸主兴趣不大。

朱祁钰将错就错,叹息道:“是呀老太傅,帖木儿汗国强大时,便一心东征,若草原上、西方出现新的霸主,必然如成吉思汗一般,届时大明将永无宁日啊。”

胡濙竟点头同意。

以前他认为佛郎机地狭人稀是弱国,现在却成了他的假想敌。

“请陛下派人出使佛郎机!”

“从佛郎机带回书籍,延请佛郎机经义博士,学习弗朗机。”

“请陛下再令翰林学习佛郎机语言,翻译文章,去芜存菁,将精华部分为大明所用。”

胡濙跪在地上,目光闪烁:“这还不够,佛郎机能强大,必然和军事息息相关,我们干脆将他们的军器,搬到大明来。”

“他们用什么火器,咱们就用什么火器!”

“他们骑什么马,咱们就买马种,也骑什么马。”

“他们披什么铠甲,咱们也仿制什么铠甲!”

“老臣请陛下,打这一仗!”

“不要怕佛郎机事后报复,大不了花些钱财,破财免灾,重新修复关系便罢了,必须把佛郎机的火器弄到手。”

“大明不能比任何国家差!”

胡濙掷地有声。

朱祁钰都看傻了,这还是那个在朝堂上明哲保身的胡濙吗?

绝对是景泰朝第一悍臣。

把佛郎机想象成假想敌,然后就喊打喊杀了?

您的道义呢?经义里的道德呢?都忘了?

这还是士大夫吗?

在朱祁钰固有印象里,士大夫都是迂腐、愚昧、无知的,但胡濙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有什么样的国君,就有什么样的朝臣。

原来,根子在皇帝身上。

“老太傅所言极是,打!”

“善后之事以后再想。”

朱祁钰亲自扶起他来:“大明之伟大,在于兼容并蓄,别人强大的东西,咱们去学来,淘汰咱们的弱点,不断完美自身,这才是真正的汉人!”

胡濙慷慨道:“陛下此言甚是,汉人之伟大,惟有包容!”

“试问匈奴鲜卑羌羯氐,如今何在?”

“其实都被同化成了汉人!”

“汉人能包容种族,也能包含文化。”

“儒家为何经久不衰,因为任何时代,经义都会有新的注解,圣人经典适用于任何时代,所以圣人才是圣人。”

“汉语更是包罗万象,如今用的很多词汇,唐宋时并没有,但汉人会不断创造新的汉字出来,再用新的组合,组合成不同的涵义,这就是汉语经久不衰,永远不会被取代的原因。”

“所以,老臣请陛下去学习佛郎机。”

“把佛郎机学来,再灭掉佛郎机,佛郎机的一切,就变成我大明的了。”

“煌煌大明,才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度!”

“汉人,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族群!”

本来胡濙这番话说得极有民族自豪感、荣誉感。

偏偏加上最后一句,学完人家就消灭人家,是不是太无耻了。

不过,现在的胡濙,是朱祁钰从未见过的胡濙。

胡濙仿佛注意到皇帝的眼神,轻笑道:“陛下,谁没年轻过呀?”

“老臣年轻时,仗剑走天下。”

“何尝不是一身热血?”

“奈何老臣位居高位,一句话就能影响万千生灵,所以老臣不敢放肆,更不敢随便说话。”

“陛下您有雄才伟略,老臣何曾没有过抱负呢?”

“您想做千古一帝,老臣就不想入文庙了吗?”

“是陛下说的,要和老臣相互扶持着。”

“老臣希望,陛下为老臣扶灵时,能说一句:胡濙也能媲美房杜。”

胡濙目光柔和。

他答应过,保皇帝的命,那他就要将生锈了的宝剑磨得锋利,出鞘龙吟,剑斩天下,就如现在的他。

出鞘的宝剑!

寒星点点的宝剑!

朱祁钰亲手扶起胡濙:“老太傅,朕与你君臣相携,朕做唐太宗,您一定是房玄龄、杜如晦,必名垂青史!”

胡濙还要拜谢。

朱祁钰不许,拉着他:“老太傅一定要注意身体,您活着,就是大明的定海神针,朝堂上很多事朕确实能做主,但终究欠缺些火候,请老太傅扶持着朕,再多走一段路。”

胡濙今年八十了,还有几个明天呢?

“老臣必相扶陛下!”胡濙哽咽。

“打了这一仗,佛郎机人来讨个说法,朝堂该如何应对?”朱祁钰请他坐下后,继续说善后的问题。

胡濙浑浊的老眼射出一抹精光:“陛下之前令陈旺和翁信在廉州府和雷州府建造船厂。”

“干脆,扩大规模,建广西造船厂、广东造船厂,造大船,令其积累木料,造宝船。”

“佛郎机人带兵来打,咱们就赔款呗,大不了就认怂,等大明的新船造好了,装上新式火炮,那就打一仗。”

胡濙冷笑:“打到佛郎机人求饶,向我们赔款,但大明不看重眼前的利益。”

“借机派使者出使佛郎机,两国交好,学习佛郎机优秀的文化、军器。”

“全都学成,那师父就没必要存在了。”

“弹丸小国,也敢和日月争辉?可笑至极!”

和平都是打出来的。

这话没错。

佛郎机现在确实强大,但能跨过远洋又能派来多少船?多少兵?死一个他们都心疼。

所以,大明认怂,佛郎机自然会高抬贵手。

等大明有了自保的余地,就掀桌子翻脸,打到他们叫爸爸。

甚至,胡濙想得更狠,直接灭其国,威震泰西。

胡濙看得通透:“远交近攻,佛郎机终究离大明太远,咱们可交可学,眼前最大的敌人,终究是漠北。”

“仿制出了新火器,大明就能威震漠北了。”

胡濙想的深远。

朱祁钰赞叹道:“老太傅老成谋国,就按照老太傅说的办。”

“暂时认输,也不丢人,赔款从内帑出,朕也可下罪己诏,区区耻辱,朕来背负。”

“当务之急是得到佛郎机的火器,拿回来大明仿制。”

“若是仿制成功,攻伐漠北,也多了一丝胜算。”

朱祁钰心情不错,又聊了几句,才用御辇把胡濙送出宫。

然后继续处置奏章。

“冯孝,参加春闱的考生陆陆续续入京,会馆要大面积接客,这些人可都是富户啊,不大赚一笔,朕都不好意思。”

朱祁钰笑道:“让会馆推出点新玩意,要注意抓住热点,赚钱不能这般僵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