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兴河西文脉,拆分孔氏!两军并出,逼天下藩王入京(2 / 4)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老臣愿意认账。”胡濙不信,因为天下根本就没有这种作物。

“那朕要收降兀良哈、鞑靼部族,老太傅是同意了?”朱祁钰笑眯眯问。

小机灵鬼,原来在这等着呢?

“老臣是同意,问题是怎么收降啊?”

胡濙开始和稀泥了:“宣德朝,兀良哈投降了大明,后来勾连瓦剌,成了带路党,才有了土木堡之败。”

“如今瓦剌退去,还有正在整合草原的鞑靼。”

“兀良哈完全可在大明和鞑靼中间游走,两边要好处,两面三刀,凭什么甘心被汉化?”

朱祁钰眯起眼睛:“有困难就不做了?”

“陛下,当务之急是整饬河套,治理好了河套,便能重开西域,您不是心心念念,重开西域嘛!”胡濙继续和稀泥。

朱祁钰脸色越来越黑。

朕说的话,都是放屁?被你一盆稀泥,和没了?

“陛下,攘外必先安内,湖广尚且未平,如何平兀良哈?”

“老臣的意思是,应先安置湖广,将湖广打造成两宋时的粮仓,再以湖广之粮,征讨草原!”

“您看如何?”

胡濙这和稀泥的手段,硬生生把朱祁钰的眼睛,从辽东拽回到湖广。

“湖广朕心里有数。”朱祁钰不领情。

“要不派遣使者,去探探兀良哈的底?总要先知道兀良哈的情况,就先动手吧?总要有个轻重缓急,主次顺序。”胡濙见和稀泥不灵,干脆来一个拖字诀。

朱祁钰不跟这老头说话了。

只要跟他说话,就会进入胡濙的节奏,掉进他设计好的陷阱里。

这老头,有一万个心眼子,但都是歪的!

“朕想办点事,是真难啊!”

朱祁钰叹了口气:“罢了,朕不管了,啥都不管了。”

“朕这皇帝啊,做得无甚趣味。”

“漠北王的王妃又怀孕了,这回生个嫡子,王府的王位、皇位都有着落了。”

“反正太子也不是朕的亲儿子,朕死了,管他死后洪水滔天呢!”

完了!

皇帝要耍无赖了!

群臣脸色煞白,赶紧磕头请罪。

胡濙都快哭出来了,士大夫心心念念的,不就是希望皇帝是个明君,爱民如子嘛,结果人家皇帝做了,你们士大夫不愿意啊,等着被史书骂吧。

尤其不能涉及漠北王!

这就是个神坑,多少人掉进去了!

等等,漠北王有又嫡子了?残疾的钱皇后……哦,钱王妃有喜了?

漠北王是真能生啊。

现在想想,若是夺门之后,漠北王复辟,未尝不是好事。

当今陛下给人的压力太重了,思维跳脱,今天要做这、明天要做那的,安稳惯了的百官,跟不上他的节奏。

也不想跟,安安稳稳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好吗?

折腾什么啊!

“陛下不可乱说!”没人敢露头,胡濙硬着头皮说。

“罢了,给朕遴选天下美女入宫吧,以后朕也不出宫了,早朝也罢了,大朝会也不必开了。”

“朕垂拱而治,天下事让有儿子的人心烦吧。”

“要不明日让漠北王和太子临朝处政?”朱祁钰幽幽道。

您就别钓鱼了!

信不信,现在谁敢应,您就会诛了谁的九族!

这招都玩烂了!

“臣等皆是陛下忠臣,不敢怀有二心!”胡濙带头,百官齐声高呼。

信不信,谁敢说同意,锦衣卫就诛谁九族!

皇帝要不霸权,能杀了那么多人?

他要是肯放弃权力,能又收复河套、又要奴儿干都司的?

这样的人,敢让他放权?

都是套,谁信谁傻子。

“尔等都是忠臣啊,为太子效劳吧。”

“朕回后宫了。”

“下了朝,便让京中女人全都站在街上,朕派人去挑选,好看的都纳入宫中。”

“以后君王不早朝了,你们也安生了。”朱祁钰来劲了。

胡濙算看出来了,只要不同意皇帝的想法,皇帝就继续耍无赖。

就跟小孩一样,动不动撂挑子了。

问题是,若由着他撂,转瞬皇帝就要动刀子,骂死群臣,说群臣不忠,鬼知道要杀谁!

“陛下,老臣想办法,收降兀良哈便是!”胡濙咬着后槽牙说。

朝中百官都不给力!

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陈循在时,都是陈党,所以陈循为他们出头,心甘情愿。

如今呢?除了皇党,就是帝党,压根就没有胡党!

可每次出了事,都让他这个老人家顶缸!欠你们的呀!

被硬顶上去的滋味,胡濙受够了!

朱祁钰想说话,但没人递台阶啊,只能绷着。

“微臣等请陛下,切勿玩物丧志,以江山社稷为重!”耿九畴是会捡便宜的,立刻给皇帝递台阶。

胡濙瞥了他一眼,好处都让你占了。

“既然老太傅开了金口,朕便继续再处理一段时间朝政?以观后效?”朱祁钰试探着说。

陛下您可做个人吧!

皇位是你家传的,您没儿子,怪我干啥?

我们这些人才冤枉!

“求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胡濙不让耿九畴捡便宜了。

朱祁钰目的达成,笑道:“老太傅说说良策吧。”

“良策倒是没有,只有个老办法。”

胡濙苦笑道:“打服,招降。”

他有点明白皇帝的深意了,皇帝哪里是收降什么兀良哈、鞑靼部落啊,更不是更遥远的奴儿干都司。

而是整饬辽东镇啊!这才是他的目的!

借着孔氏迁居,皇帝就有借口收降兀良哈、鞑靼部落,又借口收降兀良哈等,收回辽东镇!

把辽东镇攥在他的手心里。

不然,皇帝为何调刘广衡回京?又调施聚、焦礼回京,等到于谦移镇辽东,就会把曹义调回京中。

这是要打破曹义等将门世家在辽东的势力,然后整饬辽东镇。

皇帝兜这么大圈子,目的在这!

胡濙也暗骂自己老糊涂了,和皇帝犟什么收降兀良哈啊,难怪皇帝想撂挑子不干了,朝臣太蠢了,没人看透皇帝的真实目的。

也怪皇帝,上来就把朝臣一顿臭骂,都骂懵了,谁也没往这方面想啊!

您上来就扣帽子,扣得跟真的一样!

这就是帝王之道,真真假假,爱兜圈子。

“陛下,无论是收降兀良哈,还是收复奴儿干都司,都要先整饬辽东镇、蓟州镇。”

胡濙道:“老臣以为,先整顿好两镇,再谈其他。”

此言一出,朝臣明白了。

难怪胡濙屹立五朝不倒呢!

原来只有他懂皇帝的深意啊!

皇帝哪里是要收什么兀良哈啊,就是单纯地想整饬边镇!

迁居孔家,倒是个好借口,却不能一以贯之,最多征召大军,稳定四平城罢了。

收复奴儿干都司,收降胡人,可就不一样了。

陛下呀陛下,您直说不就得了,非要绕弯子,吓死宝宝们了。

“老太傅此言甚是,辽东镇乃大明东北屏障,绝不能有失。”

耿九畴率先道:“等于太保移镇辽东,便可开始整饬,陛下,微臣愿意去辽东,为陛下尽忠!”

把捡便宜进行到底,耿九畴不会放过拍马屁的好机会。

白圭、项忠、朱英等人皆争着抢着表忠心。

朱祁钰嘴角翘起。

辽东镇和蓟州镇,必须攥在手心里才行,这才是他的根本目的。

“刘广衡,你怎么看?”朱祁钰看向曾任辽东总督的刘广衡。

刘广衡出班跪下:“回禀陛下,老臣以为,辽东兵乃天下强军,若一味整饬的话,怕是伤了军心。”

群臣瞪大眼睛,您是真敢说呀!

“如何不伤军心啊?”朱祁钰问。

“老臣以为一切照旧便可。”

刘广衡道:“陛下迁居北孔,尚需十万大军在侧,不如以此替代原辽东镇兵丁,再将辽东镇兵丁北移,再建边镇,陛下想收兀良哈人,自然需要强军在侧,那样的话,收降的兀良哈,才不敢反叛。”

移镇!

让辽东兵离开辽东,再建重镇,便能以此为借口,整饬辽东军,将辽东军攥在手心里。

刘广衡这办法好啊。

朱祁钰翘起嘴角:“不错,你看该在哪里建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