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日夜兼程(2 / 3)

作品:《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但效果似乎真的很寥寥。

李由愁得险些一夜白头。

他实在想不明白,明明皇长孙在的时候,也没多做什么,可这些政令,就能顺顺利利,热火朝天的施行下去。

可到了自己手上,它就不行了。

明明自己也没少做什么,真是岂有此理!

但事实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公子,计将安出……”

李由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苦笑着看向一旁的将闾公子。

将闾也很挠头。

他低着头琢磨了半天,这才试探着说了一句。

“我跟皇长孙在一起喝酒的时候,经常听他念道,他说天下治民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治国理民,不需要多么繁琐的政令,更不要跟他们讲太多的大道理,你给他切切实实,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利益,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听从你的统治,拥护你的政策……”

说到这里,将闾做出努力回忆的神色。

“对了,他好像还说,政简易行,朝廷的政策一旦不受欢迎,甚至是受到了天下黔首或明或暗的抵制,那一定是那政策出了问题,绝对是一个极为混账的政策……”

说到这里,公子将闾试探着道。

“你说,是不是他们担心皇长孙说的好处落不到实处?要不我们先提前兑现一部分?”

李由听着公子将闾的转述,眼睛不由越来越亮,类似的言论,他似乎也从自家阿翁那里听到过,只是从来没有这么清晰,也没有这么浅白。

他猛地一拍大腿。

“善!就依公子之言!”

……

很快,因为皇长孙忽然离去的风波,就慢慢消弭下去,因为会稽郡上下,包括那些正在泥水里摸爬滚打,加班加点地圩田的将士,也都渐渐地把心收了回来,重新投注到自己手下的任务上来。

因为他们看到,郡守李由似乎真的铁了心地要延续皇长孙当初的政策,执行皇长孙殿下当初定下来的好处。

慈善堂继续平稳允许。

所有赈济的粮食,继续有条不紊的发放,各种青苗贷也一如既往,保质保量地送到了百姓的手中,就连那些地方大户,身子的都提前得到了一部分地契。

无论地方大族,又或者是寻常百姓,你开垦出多少土地,郡守府便会给你开出多少田亩的地契。

至于盐引,也照此办理。

这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这些东西一到手,民间所有的猜测,瞬间消失,原本有些停滞的各项任务,瞬间再次变得火热。李由不由偷偷地松了一口气,同时,第一次对那位年轻到过分的皇长孙,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钦佩。

他忽然有些明白,自家那位眼高于顶,位居左相之职的阿翁,为什么会亲自写信,叮嘱自己一定要在皇长孙面前放低姿态,尽量释放善意的原因了。

这样的皇长孙,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

……

赵郢并不知道自己走后,会稽郡发生的这些小小波折,此时,他的心神全在咸阳城中,那位身材高大,对自己掏心掏肺的老人身上。

“殿下,您是担心有人要趁着之这个机会,谋害陛下……”

说到这里,张良忍不住心中有些恍惚。

曾几何时,自己不也是其中一员?

挖空心思的,要推翻秦朝的暴政,甚至不止一次地做出过,刺杀始皇帝的策划。

一直到落入到这位皇长孙殿下的手中……

开始的时候,自己真的是被迫的,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变了心思,真的就死心塌地的为他出谋划策了呢——

赵郢没有注意到张良的这些心思变化,他一边翻看着这两日,从咸阳城中不断传来的各种消息,一边轻轻地点了点头。

“事情有些不正常……”

张良闻言,瞬间心神一凛。

“殿下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