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赵高:弹棉花,弹棉花(2 / 4)

作品:《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刚才她们也跟着看了,确实如芈姬所言,那棉籽小的可怜,用手都不好捏,要是想一颗一颗地都脱下来,这里面所花费的功夫,几乎无法想象。

“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吃完晚饭我再琢磨琢磨,应该问题不大……”

赵郢没办法说,自己的脑子里面存着好多种脱棉籽的技术,只能先含糊着应付了过去。虽然他说的含含糊糊,但芈姬和王南等人,对他却信心十足。

毕竟,这位脑子好使的不像话,就没有人家解决不了的问题。

别的不说,就房间里躺着的那几辆脚踏纺车,就是这位脑子随便那么一想搞出来的,在此之前,谁能想到,纺车还能是这个样子?

由于记挂着赵郢要去忙正事,晚饭吃得都比以往快捷了三分。

期间,小妹赵希几次挣扎着想往他这边凑,都被芈姬毫不留情地给强行提溜了回去。

“别打扰你大哥,他今天有正事要忙……”

惹得赵郢哭笑不得。

不过,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笑了笑,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只急得小赵希,在那里一个劲往自己身上比划。

那小胳膊小腿的,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滑稽感。

赵郢也没有多想。

笑着给她夹了一筷子鸡肉。

“来多吃点,等大哥有空了再陪你玩……”

小赵希憋得脸都快红了,不过她记得大锅跟她说过,小老鼠的事情,是她和大锅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别人,所以,竟然真就忍住没说。

“伱先去忙你的正事去吧……”

见自家大儿子放下了筷子,芈姬立马就开始催促赵郢走人。

赵郢:……

回到书房,赵郢拉过纸笔,心中开始琢磨,自己到底应该拿出哪一套脱棉籽的技术。其实,在后世历史上,大概宋朝前后,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简易的脱棉籽的手段。

叫赶搓法。

工具简单而粗暴,就一根铁杖和一块托板,操作时,将籽棉放在托板上,用铁杖来回搓滚。由于棉纤维与铁杖的摩擦力较大,纤维会贴着铁杖一起滚动,而棉籽与铁杖摩擦力很小,最终纤维被铁杖带走,只留下棉籽,从而起到去籽的效果。

好处是,简单易学,而且工具简单,哪怕是寻常百姓,自己在家里也能干,坏处也很跟简易的工具一样,就是效率低。

到了蒙元时期,黄道婆又在赶搓法的基础上发明了效率更高的摇杆。摇杆的主体部分是两根粗细不同的转辊,它们分别与摇杆连接。操作时,两人分别转动两个摇杆,另一人在两辊间喂入籽棉。下辊较粗,转速较慢,相当于原来的托板,上辊较细,转速较快,相当于原来的铁杖。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明朝时期出现的四足搅车,一人即可独立操作,效率更高。

但工具也相对复杂,在这个时代,造价不低,寻常百姓,打造不易。

身为皇长孙,他思考问题,已经不能单纯地考虑效率高不高的问题,还得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就像他先前推出的水力纺车,效率是真的高,远超时代。

但从后来反馈回来的效果看,却让他有些后悔。

那玩意儿只适合规模化生产,老百姓根本打造不起,除了官府的作坊之外,能打造得起的,只有那些地方上的豪门贵族。

就算是有寻常百姓肯花大代价打造,也没什么卵用,因为他们根本没那么多的原材料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