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劝不动(2 / 3)

作品:《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自从住进居仁堂,袁世凯几乎没有再出过新华门一步。

袁世凯顿了几秒钟后,有意无意中对他们两人又说了一句:“居天子大不易。”

李谕说:“大总统听过达摩克利斯之剑吗?”

袁世凯摇了摇头:“没有。”

李谕道:“这是一个古希腊典故。从前有个国王,统治着一个富饶的国度。

国王有个朋友名叫达摩克利斯,他常对国王说,‘你多幸运啊,拥有人们想要的一切,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一天,国王听腻了这样的话,对达摩克利斯说,‘你真的认为我比别人幸福吗?那么我愿意跟你换换位置。’

于是达摩克利斯穿上了王袍,戴上金制的王冠,坐在宴会厅的桌边,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鲜花、美酒、稀有的香水,动人的乐曲,应有尽有,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是当他举起酒杯,突然发现天花板上倒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尖端差点触到了自己的头,达摩克利斯身体僵住了,笑容也消失了,脸色煞白,双手颤抖,不想吃也不想喝了,只想逃出王宫,越远越好。

国王说,‘怎么了朋友?你怕那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剑吗?我天天看见,它一直悬在我的头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人就会斩断那根细线。或许哪个大臣垂涎我的权力想杀死我;或许有人散布谣言让百姓反对我;或许邻国的国王会派兵夺取我的王位;或许我的决策失误使我不得不退位。如果你想做统治者,你就必须冒各种风险,风险永远是与权力同在的。’

达摩克利斯恍然道,‘是的,我知道了,除了财富和荣誉之外,你还有很多忧虑。请您回到您的宝座上去吧,我回我的家。’

从此,达摩克利斯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

王闿运听得津津有味,大笑道:“李谕院士,没想到你懂这么多,这个典故虽然是洋人的,但我很喜欢,放之四海而皆准!”

袁世凯脸上阴晴不定,半晌后才说:“我明白责任背后的风险,克文拿给过我一本院士先生的《博弈论》,但我要是想做更多事,必然需要更大的权利。”

杨度附和说:“没错,日本国、俄国与德国都是皇帝拥有极高权力的强大国家。”

李谕叹了口气,他已经说到极限,总不能直接张口让他不要称帝吧。

——就算说了又能有什么用。

真是想不通他为什么要着急把自己推入一个自己与日本人共同挖掘的阴谋坟墓中。

一失足成千古恨。

称帝举动简直就是愚蠢又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亮在敌人面前,就像在平原上高高地竖了一个标靶,毫无掩饰地袒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让人从容瞄准,一发入魂……

经过与袁世凯的多次接触,李谕知道他的能力与水平没话说,在曾国藩、李鸿章之后的晚清政坛上,绝对是出类拔萃。

但要是将袁世凯跟曾国藩和李鸿章比较,还是能明显看出三人的一脉相承,还有彼此在文化上的落差。相比他们两人,袁世凯更像个“粗人”,没有那么圆滑。

或许还能把他比作曹操,也挺像的,但曹操生前可没敢称帝。

袁世凯说回正事:“叫你们来,是想效法欧美,成立科学院与国学院。其中有一条关键要求,科学院成员也要在尊孔复古的基础上,掌握儒家经典。”

李谕头皮发麻:“既然如此,大总统,恐怕我无法胜任,因为我连《论语》都不能完整背下来,更不要提其他国学经典。”

袁世凯有些惊讶,虽然知道李谕的国学水平很低,但没想到连自己都比不过?

杨度打圆场:“院士阁下可以继续学习儒学,以你的天纵英才,学什么都不难。”

他可真是说错了!

坦白讲,李谕的能力出众完全是因为穿越者的身份,这些年科学在突飞猛进,而儒学早就基本完备。

李谕道:“我哪有那么多精力,韩愈说过,术业有专攻。国学方面,我再花十年,也比不过一个寻常秀才。”

“这……”杨度有些为难,“就不太符合……”

“什么符合不符合!”王闿运听不下去了,“你们要是存心难为人,我也走了!李谕先生给全国涨了脸,还要求他这要求他那,太过分了!要我说,以后谁不能学明白李谕的那几本科学入门书籍,什么官职都不应该做!你们以后是要和洋人打交道的,洋人懂之乎者也?”

杨度说:“那是他们文化水平不够。”

“闭门造车,闭门造车!连我这个老糊涂都不如!”王闿运气得胡子乱颤,然后剧烈咳嗽了起来。

杨度连忙帮他捶背理顺了气息,“老先生,您消消气。”

“消气?”王闿运气道,“消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