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沉船(2 / 3)

作品:《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李谕也笑了:“可以可以!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就同时包含科学院与文学院。”

章太炎道:“这么一说,疏才兄确实有脱不开身的理由,我便不强求于你。”

李谕说:“提到科学院,倒是太炎先生以及弟子如果有时间可以来大学里讲讲课,我们会很欢迎。”

章太炎无奈道:“想教的人教不了,我现在对育人之事不是很上心,但我会让我的门生去献献丑。”

民国初年的国学泰斗,基本全是章门之下。

李谕说:“提前谢过!”

——

几日之后,《申报》突然登了一则大新闻,名为“英国大商船遇灾详记”,开头第一句是这样写的:“英国白星公司之汽船铁台里克号在大西洋触浮冰山沉没,洵为海上罕见之巨灾。”

铁台里克号即此后翻译的泰坦尼克号。

看日期,距离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仅仅过去了两天时间。

文中具体报道了这艘船涉及的金额,泰坦尼克号保险金额为100万英镑之巨。

(是个天大的数字,对比一下,善后大借款借到手的才1000万英镑不到。)

而泰坦尼克号的造价则为110多万英镑,高出保险金额十多万,顺便大体解释了为什么保险金额少于实际造价:其实很简单,没有一家保险公司能承担这种巨额损失。

此后没多久,《申报》又发了一篇“再纪英国大商船遇难详情”的报道。

如此看来,民国初年这些大型报纸在及时性上是不错的。

截至1912年,泰坦尼克算得上全世界最大的海难,而且有很多坐头等舱的欧美上层人士遇难,引起了相当大的重视。

史量才此时已经成长为报界大佬,年纪却只有三十二岁。他最近正在京城跟进报道重要国事,顺便就来找到李谕,请他出篇访谈稿,交流一下为何使用了当下最新科技、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首航就沉入海底。

这是个热点,李谕正好借此向全国民众普及一下无线电知识。

见面后,李谕同他握手道:“辛苦量才亲自过来。”

史量才道:“在下巴不得向李谕院士多多请教。”

李谕摆好了对向放着的两把椅子。

史量才疑惑道:“院士先生这是?”

李谕说:“访谈节目不就应该如此?”

史量才感觉很新颖:“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不过要是面对政界高层,如此恐显不够尊重。”

李谕说:“现在是民国,讲究人人平等,总统也是公民。而且实行共和体制后,从上到下都在学习法国和美国制度,报纸上连篇累牍介绍它们的三权分立,这你总该知道。”

史量才说:“以往我不懂,但现在至少看了几十篇文章,略知一二。”

李谕说:“传媒,哦,就是新闻报纸,在许多人看来是三权之外的第四权,能量非常大,所以即便政界,也不会轻视。”

史量才目前对民国初年的报界环境还很满意:“这么说,我等身上的责任不小。”

李谕说:“不可谓不大。”

史量才坐在李谕对面,聊起了今天的主题:“我咨询过一些英国《泰晤士报》的朋友,他们也在分析泰坦尼克一事。大家非常疑惑,既然轮船如此先进,同时配有无线电,为何还会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死亡?”

李谕想了想说:“我想首先是因为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无线电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管控,不仅限制了无线电的发展,还会造成悲剧。”

史量才说:“请李谕院士详加解释。”

李谕说:“美国孤悬海外,在无线电出现后,非常热衷这项技术,希望与世界联系紧密一些。美国的东海岸已经出现几百个民间无线电台,这些无线电时代的极客以在各频段互相发送、拦截信息为乐,还经常干扰正常的信息通讯。”

史量才打断道:“冒昧问一下,极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