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房俊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折服与人情(3 / 5)

作品:《天唐锦绣房俊

刘洎受宠若惊,他亦是爱茶之人,急忙打开茶罐的盖子,见到里边是多半罐茶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

“此等好茶,着实令下官心痒难耐,既然房相割爱,那下官就厚颜收下,却之不恭了……”

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则美得不行。

他官职极高,可是生平只好名声不喜财帛,对家中亲眷极力约束,不许去做那些枉法敛财之事,故而家中收入只是他的俸禄以及职田产出,要维持那么大一家子的开销,说不上清贫,却绝对并不宽裕,似上等名茶这样的奢侈品,也就偶尔从故旧同窗那边讨来一点,自己是没钱买的。

况且房玄龄寻常饮用的茶叶,那是市面上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么?

刘洎暗忖那房二郎固然混账,但是这制茶之术的确算得上是独步天下了……

房玄龄又命人拿来几样精致的茶点,两人安坐,叙着闲话。

刘洎问道:“话说骊山农庄前两年不都是以铜钱缴纳租赋么?今年为何要开始收取粮食了?”

骊山农庄的税赋制度,乃是獨立于天下税赋体系之外。

天下各地所缴纳之赋税,皆是因地制宜,种粮的纳粮,织锦的纳锦,大批琳琅满目的物品成为赋税,挤压在各州府县的库房之中。如此一来,难免颇多折损,而这些折损是地方官府不肯承担的,那就需要百姓在缴税的同时要多提交赋税的一到两成作为损耗。

这其中可供操作的余地简直就大了去了……

而骊山农庄只用钱币缴税的方式,则彻底杜绝了“损耗”的摊派,朝中现在已经有了共识,在交通越来越便利、商业越来越兴盛的未来,只收取钱币作为赋税的方式将会完全取代以前的纳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