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推算下去,后来鞑靼横扫欧亚大陆,倒也不算什么太意外之事了,完全可以理解,冷兵器时代,绝对王者一直都在东方。

当然,赵柽也不是草率就下了结论,而是着实深思,又从城池攻守琢磨,西域的城池建造粗陋,难守易攻,而中西亚那边同样如此,这对擅于攻城的东方军队来说,简直不要来得太容易。

本来城池就不得力,再遇到擅长攻城的军队,岂不是送菜一般?

至于欧罗巴州那边的城堡也是一样,看起来坚固,实际上不堪,因为城堡这东西有几個弱点,比如惧烟火,怕久困,而这些全都是攻城长用的策略。

参照卡特万会战,中西亚的军队不但守城不行,在遭遇战、阵地战等方面也是差了太多,而据此反推,这么孱弱情况下,十字军东征都没打过来,欧罗巴的军队便也是不强。

卡特万会战是一场极具代表性和真实性的战役,因为这场战役不但东方记载,在西方的记载更多,尤其当地教宗之内的记录,所描述则更加真实,因为处在对立的角度,客观乃是底线,却直言不讳此战的惨败。

所以卡特万战役,能够真实反应这个时代东西方战力情况。

至于代表性则是对方为多国联军,兵力数倍于耶律大石,其中涉及多种战争模式,既有平原遭遇,也有攻城夺地,但耶律大石却以少胜多,完胜了对方,是东西方军队一次多面而完整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