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这时也激动,看出赵柽确定要行此计,急忙礼道:“回王爷,属下唤作李孝忠,字少严。”

“李孝忠,字少严?”赵柽闻言微微一愣,上下打量这卫长:“孝顺的孝,忠心的忠?”

卫长纳闷赵柽反应,紧张道:“正是……”

后面杨志这时道:“王爷,少严是之前柳都护在湟州招兵时过来的,因为带了五六百乡人一起投军,平素又好武艺,行豪侠,所以柳都护便直接任命了卫长。”

赵柽眼盯李孝忠,道:“好,很好!”

李孝忠不知道他说什么很好,以为是夸赞水淹计策,不由羞愧道:“王爷缪赞了,属下只是看见外面下雨,才偶然想到此策,实是机缘巧合而已。”

赵柽走到他身前,拍了拍他肩膀,这李孝忠身材中等,但瞅着十分结实,赵柽微一触他肩头,便知有武艺根底,而且不浅。

“并非缪赞,所谓厚积而薄发,若以往没有韬略积累,又怎能触景生计呢!”赵柽笑眯眯地看着李孝忠,心情十分舒畅。

他眼下不但缺兵,更加缺将,尤其是既有谋略,又擅武艺的大将。

吕将算是智谋过人,可惜一介书生,不说手无缚鸡之力也差不多,赵柽真怕他哪天不小心被人砍死在阵前。

剩下的张宪太年轻,有时冲动,还须锻炼。

至于柳随云虽也擅长计策,但他其实更擅的是内政,若叫他来带兵,那麾下地盘一大堆事谁来处理?各项杂物税收粮草商贸归纳谁能统筹得了?赵柽想想就头大如斗。

其他有谋略的就没谁了,都是些粗糙汉子,没有类似吴玠、刘锜、韩世忠、岳飞等文武双全的人才。

可眼下却忽然发现了一个,就是这李孝忠。

李孝忠,字少严,陇西宁县人,少有大志,往来皆豪侠,闲习骑射,因居住边境,常观察山川形势,会趁西夏放牧时抓走其中良马。

后靖康之难,毁家纾难,募兵勤王,帅三千人入京师,补承节郎。

靖康末,上书弹劾李纲不知兵,诏令有司追捕,不得不改名“李彦仙”并逃匿。

随后再度从军,金兵占领河东后,于河东路加入种师中的军队,因为成功刺探到金军北撤情报,得以补任校尉,随后几换战地,功绩彪炳,大小三百余战罕有败负,收复陕州、河中府、中条山等地。

高宗知李彦仙与金人战,再三获捷,喜而不寐,授李彦仙陕州知州兼安抚使,升武节郎、阁门宣赞舍人,赐他袍带、枪剑。

后来鄜延经略使王庶,与知镇戎军兼经略司统制官曲端不和倾轧,乃至陕州成为孤城。

金军南下,所有人都劝李彦仙弃城而走,但李彦仙认为陕州地处函谷关以东、黄河以南,是关中东面门户,战略地位甚重,无论金军想从汴、洛西进关中,还是想从河东南下关中,都难以避开陕州,于是打算坚守。

完颜娄室大军至城下,数战数败,娄室敬重李彦仙才能,企图派使者劝降,许以河南兵马元帅之职,李彦仙断然拒绝,并斩杀来使,后来娄室又派人到城下,称“只要投降,立即授予之前许下的官秩”,李彦仙告诉使者:“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为”。

独守孤城一年后,终因粮草尽绝,金兵破城而入,激烈的巷战中,李彦仙左臂被砍而未断,全身中矢如同刺猬,陕州居民全无二心,即便是妇女也登上屋顶用瓦砸金人,并为李彦仙哭泣不已。

完颜娄室惜才,命部下必须生擒李彦仙,得者可获万金。

李彦仙为避免被金人俘虏,遂投河而死,年仅三十六。

赵柽此刻越看李孝忠越是欢喜,他手下没有未来的名将,名将大多出身西军,眼前难为他所用。

似这等草莽来历,最后成名的大抵就是李彦仙、岳飞寥寥几人,却没想到这李彦仙早就是自家麾下将官了。

他笑道:“此事若毕,少严当记首功也!”

李孝忠急忙道:“属下不过说些见解,能为王爷分忧便即幸事,当不得大功。”

赵柽摇了摇头:“明日我便丈量地势,画了图纸,然后交付你做,许你调遣五千步兵工役之权,若有器械所须,可直去找杜元帅索要。”

“啊!”李孝忠闻言有些发懵,他不过新投军不久,虽然带了些人过来,可也都被打散军中,论功劳再未建过其他,不知为何竟受这般信任?

其他卫长纷纷露出艳羡神色,王爷这是在提携李孝忠啊,一但拿下敷川城后,肯定要升他的官职!

杨志这时碰了碰李孝忠:“少严还不赶快谢过王爷!”

“属下多谢王爷信任之恩!”李孝忠急忙行礼:“属下愿肝脑涂地报答王爷,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赵柽摸了摸下巴,忽然道:“少严啊,我觉得你这名字叫起来拗口,不如改一个好了。”

改名?李孝忠不由一愣,王爷这是什么意思?

“本王看……少严你就改叫李彦仙好了!”赵柽笑眯眯地道。

啊?李孝忠闻言顿时大惊,王爷怎么知道他还有个别名叫李彦仙?这事除了亲近之人外都不得知啊,难道王爷能掐会算不成?

“你觉得这个名字如何?”赵柽看他发呆,不由追问道。

“属下,属下觉得很好……多谢王爷赐名之恩!”李孝忠忙再次行礼。

“哈哈哈,既然如此,少严你明日就与本王丈量山湖,然后开工筑堤,准备水淹敷川!”赵柽不由拊掌而笑。

第二日雨停,赵柽带着李彦仙去往渡兰湖畔观察水势,接着又沿原本的山水通道,来至零波山脚下,查看山上往下走得涸沟洪渠。

这些沟渠都是无数年来冲刷而成,山中下水,几乎全走这几处,不行它径。

如此足足一天的时间,才量查完毕,接着赵柽回营构画图纸。

这个对旁人来说或许复杂,但对他来讲却不难,没用多久便描绘完毕,然后让人摹复了一张,两张一个给李彦仙,一个给杜壆。

翌日大早,李彦仙便起身调兵,从杜壆处领了工事器械,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了蓄水工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