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朝上百官人心思胜,但冷眼看赵柽的也不少,蔡家一系,王黼高俅,多是心情矛盾复杂。

还有不少人哪怕同样希望尽快平了王庆,却也不看好赵柽,毕竟邓洵武、王襄这种老臣带兵都打败了,赵柽如此年轻,就算亲王又如何?反贼管你是王爷还是枢密使!便都觉得这次依旧没甚么希望。

道君皇帝正式下旨,加封赵柽为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路宣抚使,引七万大军,三日后出发征剿王庆。

而一些关于兵饷,抚恤的各种杂事,枢密院和两部早已经拟好条框,会在下朝后送到侍卫亲军司。

这些抚恤杂事并非一成不变,都是按照战况随时变化,眼下国库多少还能支撑,便没人提出克减,甚至比邓洵武出征时还要高上半成。

打仗是件极复杂的事,前后需要谋划事项很多,单军闯关倒罢,但凡涉及到攻城掠地,要准备的事情就多如牛毛。

这自是和王庆那边不同,那边乃是贼军,可以烧杀抢掠,以战养战,朝廷这边自然不能那么干。

道君皇帝又在枢密院和户部抽调几人充进了军中,以做文簿,这几人本不愿随军,不过实在是品级不高,没法子象那些相公学士梗着脖子就是不去,也不能如侍郎大夫可以装病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