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宋渊欢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三十三章宋欢说(1 / 2)

作品:《宋渊欢之

回到家中,宋欢便把傅婉蓉找上门来的事情给说了。

阿弟看着傅渊之,又看着宋欢,说道:“他们真是好大的本事呀,章大人是正五品太常寺丞,章靳斋是正七品太常寺主簿。”

傅学林又不是三鼎甲,如何能够找到这么好的亲家?

虽然自己也不免受到五品官员的侧面打听,想要结为亲家,但他一个状元也就有这样的市场,可傅学林呢?

正当阿弟想不明白时,宋欢说道:“我去生意下处,打听了一下傅家的情况。”

“傅学林娶了给事中的小女儿,傅学林先同范家定下来婚事,章家同傅婉蓉的婚事才定下来的。”

“如今傅学林在聊城任知县,父母夫人皆同他过去了。”

傅渊之听言,坐下后就没再说话。

傅学林没有考中三鼎甲,一家被下派做知县是最好的结果,如今身在聊城太远,而在京城的傅婉蓉的动作他原不想放在心里,但是她来劝宋欢离开自己这件事却触碰到了他的逆鳞,让他心生不悦。

这种事傅婉蓉压根没有资格来管,或许可以说除了他的父母,其他人都没资格。

那些人,凭什么?

阿弟同宋欢看了一眼,慢慢挪了过去,偷偷瞥了一眼傅渊之,见他没回过神,这才压低声音问道:“阿姐,你伤心吗?”

宋欢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阿弟,戳了戳他的脑袋,同样压低声音,无语道:“你脑袋在想什么?”

阿弟手掌挡住了宋欢的手指头,阿姐力气大,戳一两次就算了,再多他明天就得“带伤”上值了。

阿弟一边阻拦宋欢的动作,一边说道:“阿姐,别转移话题,她劝你离开傅大哥你难过不?!”

“我难过什么?你看看你傅大哥,他有把那些人放在心里吗?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说的话都可以当做屁给放了。”宋欢见阿弟眼底掩藏不住的担忧直接说道。

阿弟舒了口气的同时又察觉到了宋欢用词问题,纠正道:“阿姐,不要说这种不文雅的词。”

宋欢:“……行行行。”

宋欢抬手虚抵在唇前做了个拉拉链的动作,阿弟当然不知道拉拉链是什么意思,但是相处久了也知道这是代表着什么意思。

阿弟心底默默叹了口气。

阿姐如今年纪大了,若是还不讲究点,他都怕没人要了。

傅大哥这么久都没动作,他在旁边看得都着急。

不止他,还有很多人呢,特别是那些蠢蠢欲动的某些官员。

阿弟他们受排挤又不是整个朝廷官员都排挤,自然也有看好他们的人。

翰林院正五品学士就是其中一个。

阿弟最近被顶头学士叫得频繁,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要找茬,不过,久了后他就发现了,对方并不是这个意思。

倒是阿弟隐隐感觉到对方有关照的意思。

这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宋欢出去开门,从对方手里接过东西后就关上门进来。

傅渊之和阿弟也被敲门声唤回神。

傅渊之走上前接过宋欢手里的包袱。

阿弟凑上前好奇问道:“阿姐,这是什么?”

宋欢上手拆包袱,一边拆一边说道:“天气越来越热了,你和你傅大哥最近也长了个儿,之前的衣裳即便能穿也不适合穿出去了,如今趁着有空做先两套常服,届时要用也方便。”

阿弟侧头看着和自己身高体型差不多的傅渊之,傅大哥都这个年纪了哪里还长个?

去年也是这样啊。

阿姐就是想给傅大哥买新衣裳,还找这种蹩脚的借口。

宋忆不懂阿姐和傅大哥到底是怎么想的,若是之前傅大哥觉得没有功名不成亲也能理解,可是现在都已经得了功名,穿上了官服,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阿弟神色奇怪的看着傅渊之,傅大哥不会后悔了吧?

京城大家闺秀那么多,不会是看不上阿姐了吧?

阿弟抿唇,若真是这样,阿弟拍了拍自己脑袋,傅大哥是什么样的人他还不知道吗?

瞎想什么呢!

宋欢把一件石青色的衣裳往阿弟身上比划,点了点头:“这个颜色不错,显白,显嫩。”

宋欢随即看向傅渊之,想从对方眼里看到认同。

傅渊之点头,积极做了回应。

阿弟回过神来拦住宋欢还要往自己身上比划的手,语气又是无奈又是有些小委屈说道:“阿姐,我本来就小,还穿这种颜色就更压不住了,我要那玄色的。”

宋欢白了一眼阿弟,“又不是让你上值的时候穿,平日里不得有多嫩穿多嫩,你傅大哥也是一样。”

傅渊之:“……”

宋欢直接拒绝,以她的审美,阿弟要是穿这个款式出去回头率百分百。

阿弟求救地看向傅渊之,傅渊之移开视线,装作没看到。

阿弟:“……”

接着就是阿弟摸索出来的一系列骚操作,宋欢则对阿弟的操作视若无睹,充耳不闻,任他耍宝耍赖她坚决不动摇。

最后以阿弟失败告终。

……

外族将军名为高光舒。

刚练完兵的他刚进了营帐就接到了后脚兵卒呈递上来的信件,以及一块象征着项家的玉佩。

高光舒看完信件,直接把它连同玉佩一起拍在了桌上。

清脆的声音响起,那是玉佩断裂的声音。

史先生这时进了营帐。

高光舒见到他,压不住怒火道:“项家简直欺人太甚!”

史先生看着他手旁的信件,拿了信件看了起来。

这封信是临时安排进入京城的探子送回来的。

从对方字里行间的描述,推断出项家动手的可能性占了九成。

武安侯下狱,皇帝年幼,项太后垂帘听政,璟王等一众王爷被滞留京中不得出府门,项家身为外戚,再加上还有项太后明目张胆的偏帮,其地位水涨船高。

项家对那三十八个人的死亡置若罔闻,且项家人还在随行中增加了护卫。

这不就明摆着告诉自己是对方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