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李显心头突然感到莫名的悲戚,整个人沉沉的低下头。

“打压?”李显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所以才有都水监配合清查隐田之事。”李显小心点看向皇帝。

“只是侍郎。”李治轻叹一声,说道:“彭王虽然在军战,财赋和水工之道上,颇有出色见解,但仅仅是见解而已。

若要为六部尚书,需要对整个大局有全面的掌握,彭王还差的不少。”

李显赞同的点头,脑海中却在深刻记忆,皇帝对李绚一辈子的使用方略。

郑家如果愿意为皇室效力,那么皇室自然接纳,不过为了防备,郑家子弟会被分散送到天下各州为官。

“好了,差不多了,你去吧。”李治摆摆手。

“只是侍郎?”李显惊讶的看向皇帝。

“儿臣知道,做国子祭酒。”李显点点头,说道:“儿臣和王叔提起过一次,五年之后,他调回朝中做两任国子祭酒,为儿臣多培养一些寒门英才。”

“王叔忠诚,有能力,是儿臣的良师。”李显轻轻低头。

“但是。”李治看向李显,说道:“十年,不,九年左右,西突厥就又该乱了。

“是!”李显平静的点头,说道:“儿臣这一年监国,诸相之中,裴相性格最是强硬,便是左相也有些压他不住……不过也不是一件坏事,很多事,裴相都能果决的作出决断。”

等到李显再度抬起头的时候,厚重的帷帐已经再度放下。

“这些事情知道的人不多。”李治摇摇头,说道:“便是彭王,也还没有查到这一层,不过他应该是有所感觉才对,所以在崔卢郑三家当中,选择了郑家作为打压对象。”

李显难以置信的瞪直了眼睛,看着李治说道:“父皇,儿臣从来没有听过这些。”

“裴炎在内,彭王之外,两人你都不要动,如此朝局稳定,等上几年,你足够成熟了,再将一切权利拿回来,彭王也正好调回朝中。”李治一句话,让李显立刻将之前李治说的,四年之后,将李绚调回来任国子祭酒的事情。

随即,一名青衣内侍已经快步跑到了皇帝身前,同时将一本奏本递到了皇帝面前。

“既然如此,那王叔为何还要建议儿子纳郑氏女为妃?”李显突然有些不解的开口。

……

大不了你将郑家女冷落便是,然后将郑家子弟送到天涯海角四方为官,分化便是。”

看到一半,李治抬头看向李显道:“以张骞班超旧事,解决西域乱事,你觉得如何?”

“十年时间。”李治感慨一声,他心中非常确定,自己是不可能会有那十年时间了。

李显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跪倒拜身道:“儿臣告退。”

如此,群臣相得,也必然是一件佳话。

“父皇!”李显眼角嘴角都颤抖了起来,他有种皇帝在向他交代后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