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瑜轻轻点头,尽管神色有些暗淡,但还是点头说道:“该是如此。”

李绚伸手抱住她,轻声说道:“这一次越王谋逆,表面上看,是有人透露了陛下的身体状况,让越王之子琅琊王李冲心里起了念头,然后又利用曹王李明,越王长史萧德琮,兵部侍郎萧德昭之子萧灌,曹王参军杨善归,相互勾连。”

“表面?”刘瑾瑜皱眉问道:“不是萧家和杨家暗地里在动作吗?”

“不是,萧家和杨家是被推到前台的,实际上动的是世家,世家试图用一次不成功的谋逆,来削弱陛下的权威,尤其陛下身体不安,有人在刻意营造陛下无法掌控朝局的形象,然后谋乱朝局。”李绚将这次谋逆彻底定性。

刘瑾瑜轻轻点头,说道:“这并不少见,历来都有这种事情。”

“这对太子也是一种考验,若是误听人言,作出错误判断就麻烦了。”李绚不由一声叹息。

“杨广旧事。”刘瑾瑜低声小心的说道。

“嗯!”李绚微微颔首,神色担忧。

当年杨坚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但不几年,杨坚便已经病在宫中。

本来无事,皇帝病重,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宫侍疾。

但偏偏杨广心性多疑,私自和杨素通信,偏偏在这个时候,传信人失误,让杨素的回信落在了杨坚的手里。

杨坚看后极为愤怒,而天刚亮,便发生了杨广调戏杨坚妃子的事情。

瞬间,杨坚就下令决心要废太子。

但可惜,就在他招人起草传位诏书的时候,杨广带兵杀入仁寿宫。

史书记载,“俄而上崩”。

……

“当年杨广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趁着杨坚病重,挑拨杨广和杨坚的矛盾,逼杨坚废太子,还是说,是杨广等不及了自导自演的那一局,但最终,杨广胜了,杨坚死了,若是有人在如今这个时候,挑拨陛下和太子的关系,怕又是一场乱局。”

李绚轻叹一声,哪怕李显现在已经是太子,但只要李治改变主意,哪怕是到了最后一刻,也能废掉他这个太子。

改立李旦,或者重立李贤,都有可能。

虽然说这李贤当年的亲信,些年致仕的致仕,流放的流放,在朝中已经不多,甚至多数都是反对他的人。

但皇帝的圣旨,如果真的在朝堂上公布出来,那么就会事成定局,再难更改。

“所以废太子终究还是要出宫。”刘瑾瑜抬头看向李绚。

“越王谋反之后,为夫也不会再阻拦了,更别说这一次为夫离开彭州之后,长史说不定已经带人前往太子的流放地查看了,所有有威胁的人和力量已经被清除。”

李绚摇摇头,说道:“陛下做了决定,谁都无法阻拦。”

“若是废太子日后出事?”

“那便只能怨他自己运气不好了,为夫只能关注朝中。”李绚摇摇头,看向长安方向,轻声说道:“其实相比而言,太子为人仁厚,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若是真到了关键时刻,陛下或许更加担心相王。”

“相王?”刘瑾瑜身体稍微坐起,诧异的看向李绚,说道:“为何是相王,相王不是一直挺安分守己的吗?”

“还是昨夜的事情。”李绚低声将昨晚萧宪和李思冲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才继续道:“武承嗣倒霉离开,那么为了平衡朝局,陛下必然要对某位世家的尚书或宰相动手,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目光这么敏锐,一下子就盯上了右相。”

稍微停顿,李绚继续说道:“为夫猜测,可能是陛下动的手,毕竟诸相当中,赵国公因为赵郡李氏私通突厥的事情,很被动,再加上他太过左右逢源,所以稍动手脚,动他也是自然的……可是,若不是陛下呢?”

“相王?”刘瑾瑜的声音很轻,呼吸却很重。

“或许暗中动手的,依旧是陛下,但若是相王知道了这些,去不动声色的推波助澜,一切就不好说了。”李绚摇摇头,说道:“到了眼下这种事情,一丝误差都出不得。”

李绚心中有个问题,始终想不明白,那就是裴炎为什么要废掉李显。

哪怕是李显真的说过什么要将皇位让给韦玄贞这类的胡话,那怕他真的要任命韦玄贞为宰相,除了冒天下大不韪的废掉皇帝,裴炎也有其他很多的可行的选择。

比如联合其他宰相抵制,劝说韦玄贞主动退出,哪怕最后李显真的任命了韦玄贞为宰相,他们也能通过种种手段进行控制。

但裴炎选择了最不该选择的那条路,以他的聪明,应当知道,就算是他成功废了李显,也将背负千古骂名。

霍光就是前例。

所以,从李治去世,到李显被废,这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很多史书上都没有记载的东西,但在最后将一切层层剥离之后,一个新的人影在李绚心头冒出。

李旦。

只要李旦信誓旦旦的保证,再加上裴炎被李显逼的太厉害,最后还要加上北门学士的运作,武后的赞同,事情才成。

“陛下开始为身后事做准备,调整宰相,流放李贤,只是其中少数罢了,但陛下会不会看到相王的威胁,就不知道了。”李绚神色凝重起来。

刘瑾瑜靠近李绚,低声问道:“夫君打算怎么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