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李治一个人坐在床榻之上,看着窗外冬日的阳光,轻轻一笑。

……

李绚平静的走在了宫道之上,依旧还在想着皇帝和他说的话。

对于眼下诸事,皇帝认定,在李冲和萧灌的背后,还有其他人在操纵。

这一点是必然的,就凭李冲和萧灌两个人,怕是就连皇宫怎么走都弄不清楚,如何有胆子去想谋反的事情,无非就是有人在背后挑唆而已。

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萧德琮,杨善归,都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但皇帝却敏锐的看到,这他们两个的背后,还有其他人的影子。

至于这个人是谁,皇帝一时间还把握不住具体的人选,但无疑,这个人和世家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

“皇权平衡啊。”李绚轻叹一声,皇帝其实不用锁定具体的对象,只要范围性打击,便不会有任何遗漏。

沉吟之间,东宫已经近在咫尺。

李绚有些感到好笑,上一次他见李显的时候,还信誓旦旦的要参加李显次子的满月宴,没想到中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彭王。”东宫卫士对着李绚拱手行礼。

李绚点点头,问道:“太子如今在什么地方?”

“在明德殿。”

“嗯!”李绚刚要迈步离开,突然停步,开口说到:“告诉弟兄们,这段时间,管住自己的嘴,在太子面前,不该说的,一个字也别提。”

“喏!”门口的卫士虽然不知道李绚什么意思,但全部拱手领命。

李绚点点头,迈步走进东宫,东宫之中来往的官吏看到李绚立刻停步拱手。

李绚以前虽然是郡王,但是在东宫,多是用从四品上的太子少詹事行事,如今他已经是正三品的太子宾客。

和太子詹事姚令璋,甚至是和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是同一级,大家都是正三品。

只不过李绚没有进入政事堂的资格。

李绚平静的点头还礼,然后进入政事堂。

几名太子舍人,正在帮助李显处理政事。

看到李绚,李显自己率先惊喜的站了起来,其他几人则是退到一旁。

……

“王叔。”李显笑呵呵的从桌案之后站了出来,迎向李绚道:“听说王叔已经回宫,孤就知道王叔马上就要过来的。”

“臣见过太子殿下。”李绚对着李显沉沉躬身,等到李显上来扶他的时候,李绚这才开口说道:“臣刚见过陛下,陛下有几句话,托臣带给殿下,只带给殿下,请殿下屏退左右。”

李显顿时肃然,看向四周,摆摆手,殿内的所有人等,全部拱手退出。

李绚这才站立开口道:“皇帝有言。”

“儿臣恭领圣训。”李显直接跪了下来。

“治国向来不易,平衡最是重要,而平衡的关键,是强大自身,诸般行事,要有准绳,不越矩,但又不收矩。”

李绚说完之后,沉沉的躬身,然后才扶住李显说道:“殿下请起。”

“父皇还有何言?”李显站起来,认真的看向李绚。

“其他的便是关于越王谋逆案,陛下要臣将自己知道的,自己猜到的,全部告诉殿下。”李绚看着李显,直接说道:“要理解陛下之言,还是要结合眼下的局势。”

“王叔请坐。”李显神色凝重起来,今日关于越王的事情,即便是李绚不说,李显也是要问一问的。

“多谢殿下。”李绚在侧畔的矮几后坐了下来。

李显抬头,看向李绚:“孤也没有想到,王叔这段时间竟然是在嵩山,这里面?”

“臣也没有想到。”李绚苦笑着摇头,说道:“那日臣不过是刚刚回到彭州王子城,还未歇口气,长史便已经拿出了陛下的圣旨,害的臣连平恩郡王的满月礼都没有好好准备。”

“这个倒是无妨,王婶送过一封贺礼过来,不过孤当时便觉得奇怪,竟然没有王叔的信。”李显有些好笑起来。

他和李绚这些年,向来都联系不断,只有在李绚回到长安之后才少一些。

回到彭州的事情,李显和李绚都还没有怎么遇到过。

可是当李绚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都没给他送一封信,但彭州又传言无事的时候,李显顿时就觉察到了不对。

“臣在嵩山,虽不至于说内外隔绝,但陛下有令,臣尽量不让人知道臣在嵩山。”

李绚正色起来,看向李显,说都:“还是说正事吧,此番越王之事,陛下日后处置,殿下需要好好看看……臣现在便妄自猜度一下陛下的治国之道。”

(本章完)